枯燥的乐器入门期,我陪孩子这样走过


一、曾经的纠结

每到一个阶段,我都想把孩子学琴的情况记录下来,一来通过文字,我可以认真地思考过去陪伴孩子过程中曾经犯过的错误,时常提醒自己;二来翻看文字,我可以清晰看到自大半年来,作为母亲陪伴孩子学琴时心境变化。

我还记得朋友说的一句话:练琴,磨的是家长。搁在最初,我以为这种“磨炼”是信念上的坚持:无论孩子怎样,我必须有永远不能放弃的执着。带着这样的信念,我一度走进死胡同。

在学琴初期,孩子不能很快进入状态,每天的练琴成了我最为纠结的事情。甚至一回家,我就念叨:你打算什么时候练琴?似乎练琴成了我的头等大事,而不是孩子的事情。孩子练习不到位了,我又着急怎么老是练得不对,斥声指责,孩子气得跺脚,我也跟着生闷气。心里很是烦闷,这孩子怎么听不得劝。那时,我非常想把小提琴从家里赶出去。因为小提琴,我和星星过去温暖的亲子时光变得面目全非。

我跟朋友诉苦:如果我和孩子继续为了练琴而争吵,我真的要放弃了。

所幸的是,我们没有放弃,我们慢慢磨合好了,练琴变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一起商量如何练习,互相指出对方的错误,甚至孩子笑呵呵地嫌弃我拉得难听。

在跟孩子磨合的这半年里,我有了切身之感悟:学习,孩子永远是主角。我只是孩子的陪伴者,我能给予孩子的是鼓励和帮助,而非命令和决定。家长的耐心观察、积极鼓励、尊重聆听都会帮助孩子提高练习质量和效率。

二、用有趣的方式辅导孩子

孩子不像大人,理解力欠缺很多。每节课,老师讲的知识,孩子不一定能够当场理解,就需要家长在家多辅导。所以,在如何帮孩子复习巩固知识点,成为我经常思考的内容。

星星的每一节课,我都跟在后面学习。我有一个小本子,记录老师教的知识点。在课上来不及消化的,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自学。

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了学习五线谱的作业,作为毫无乐理知识的音乐文盲,我花了整整半天学习五线谱,在纸上打了七八个草稿,把五线谱上的音符画成了一个个圆形小动物、小家具,然后对应do re mi fa so la si 编成顺口溜教给星星:下加一线是蝌蚪(dou),太阳公公出来热(re)死了,猫咪(mi)住在第一线,沙发(fa)住在第一间,手拉手(sou)去拉(la)门,一起抱球去玩游戏(xi).。

通过有趣的图形,不明白的孩子立刻能够把图形和音联系在一起,很快学会了五线谱。再后来,我就鼓励星星画五线谱,加深印象。每天花五分钟时间画五线谱,成为星星最开心的事情。

我们家长能做的,不是在孩子反复出错时指责,而是想办法帮助他们。

三、学习,理清思路

学习讲求方法,学琴也理应如此。新的一节课后,我都会跟星星商量如何练习新的知识点,引导他发现薄弱的地方。在所有的练习中,我鼓励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通常第一天练习,孩子会把所有的内容都过一遍,把不会或者不熟练的知识点用五角星打出来。第二天的练习,是专门练习前一天留下的难点。比如最近小曲子中涉及的四个节拍,星星不是很明白,我就引导孩子把四个节拍画在白板上,做对比练习。练习前,鼓励孩子把谱子唱出来,以便减少练习的错误。后面几天,星星把难点放在前面练习,最后练习已经能够完全掌握的知识点。

现在,星星在练琴前会问我:妈妈,你觉得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练?

我反问他:你觉得怎么练呢?

星星答:我要先练比较难的。

通常经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星星能够做到及时还课。

四、孩子有决定权和选择权

练琴,说到底是孩子的事情。很多家长希望孩子一回家就能够练琴,就像一回家就能做作业一样。

对于这一点,我曾经也有过困惑。然而,现在我想说的是,虽然孩子还小,我们依然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把学习还给孩子。

在上一篇的《做作业、练琴,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文中,我提到孩子一回家就练琴。我大概是在冬天的时候写的那篇文章。那时候,星星每天晚上要去小朋友家玩,他选择在吃饭前练习,甚至是从幼儿园回到家的时候,他会主动练习小提琴。

从春天到夏天,白天的时间渐渐长了,他放学后更喜欢跟小朋友在小区的滑滑梯玩。于是,他告诉我,他要在吃过饭后练习。当时,我还担心吃过饭会不会犯困啊,会不会闹情绪啊?然而并没有,他每天练琴的三十分钟里都比较认真。

让我惊讶的是,孩子有很好的自控力,他每天放学后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好。什么时候找小朋友玩,什么时候看动画片,什么时候吃晚饭,什么时候练琴,什么时候看书,我都让他自主决定。我只告诉他,我们七点半要回家,九点钟要睡觉,其他时间都是由你来支配。

五、规则内的灵活变通

1、练习时长

因为星星年纪还小,加之我也不愿意练琴成为他生活的全部,所以在练琴时间上我没有要求很多。

我们最初是从十分钟开始,然后延长至20分钟,现在是练习30-40分钟。在需要延长练习时间的时候,我都会跟星星商量,我给出建议,然后让星星自己决定。

当我把决定权交给孩子的时候,信任孩子的判断时,孩子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延长练习时间。

2、一日不练约定

孩子终归是孩子,他也希望每个星期有休息的时候。他问我可不可以有一天不练习,我说可以啊,但前提是其他时候一定要认真练。

于是,我们有了一日不练的约定。在孩子状态特别不好的时候,我也会主动给他停一下,换成画五线谱、练手指的练习。

3、孩子的状态更重要

孩子愿不愿意练琴,决定了练习的效率。孩子吃过饭后,我通常让他先玩几分钟,陪他打会水枪,或者下盘棋,然后愉快地进入练琴时间。

都说练琴时长很重要,在我看来孩子的状态和有效的练习更为重要。

六、陪伴,身心同行

回过头来,再来想朋友的这句话:练琴,磨的是家长。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磨的是家长的性子。

我需要保持自省,听到孩子的心声,他需要怎样的帮助?他可以决定什么?他能做什么?

学琴,既不是把功课直接推给孩子,不管不问,做一个甩手掌柜;也不是大包大揽,替他决定所有的事情,做一个控制者;更不是在孩子垂头丧气时,过多的指责和强求,做一个领导者。

学琴的漫长道路上,孩子真的需要我们的鼓励、尊重、理解以及帮助。

当我以谦虚、温和的姿态面对孩子,练琴就成为了我们的特别时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枯燥的乐器入门期,我陪孩子这样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