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五次年会(新高考得与失)

《关于新高考的实践反思》

叶翠微(海量教育集团总校长、杭州二中原校长)

一、要正视新高考的进步意义

1.就学生而言,实现了“小鬼当家”,学生有了选择权,这是对学生发展权的尊重。

2.就学校而言,实现了“走班选课”,使学校有了有别于苏联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校的形态模式。

3.就高校而言,实现了“三位一体”,能够更大层面直接参与学生的选拔,对核心能力进行再测试,前40%的学生可以“信天游”,提早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

4.就家长而言,必须考虑“生涯规划”,充分了解孩子,再根据孩子的特点和方向选择进行选考的匹配。

深深的遗憾是,课堂的教学“风采依旧”,没有任何变化,没有减轻孩子的负担。本应该是生命精彩绽放的地方,结果变成了对分数的膜拜。

二、要关注新高考的操作诉求

1.配套的教师编制明显不够。20中组合配置的教师量需求大大增加,可是教师编制不够。

2.配套的经费明显不够。老师加班没有费用的增加。

3.配套的场地明显不够。学生自主学习的公共学习场地明显不够。

最大的遗憾,动力机制缺乏,仅仅只是学校教育部门的卡拉OK,而不是教育部门引导的黄河大合唱。

三、要警惕新高考的功利陷阱。

1.物理选考现象。浙江省2017年8.5人选物理,2016年6.5万人选物理,2015年3万人选物理,有一种不做分母的心态。

2.学科赋分现象。最近的英语、物理二次赋分事件,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最后导致省长挂帅调查此事件,追问行政法律赋权,应该有什么样的程序,分数的话语权究竟是谁。

3.校园高复现象。考完了,三周后才公布成绩,学生这三周要再次学习,浪费了学生的生命时间。

体会:人民群众有着无穷的智慧,物理现象就是博弈现象,赋分现象就是不吃亏现象,老百姓要把分数玩大,于是“一分干掉一千人”

反思

1.高考中的国家意志与利益平衡。高校还没有根据三位一体确定制度研究,还是根据分数来招生。

2.对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课业负担明显加重了,课务安排加重了,语数外到后期压力极其大。

3.高考中的动力培植与平稳发展。缺乏高位的制度设计。

4.高考中的教师队伍与教育创新。课堂有进步却没有整体变化,没有回应钱学森之问。

5.高考中的高校角色与育人导向。高校应确定新的选人标准和制度。


《高考改革——进度与调试》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部主任  王烽)

一、进展与成效

教育部出了四个文件,上海浙江综合试点,围绕“两依据以参考”,关键是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的依据。

1.率先完成了一轮高中学业水平综合考试,探索了选课走班,取消了录取批次,采用三位一体录取制度,促进高校近一半的专业提出了选考科目的要求。

2.让学生提前了解专业和高校,让高校有压力、有意识的积累生源。

二、暴露出的问题

选考考试安排太早,对高中教学节奏形成冲击。

选考等级计分效度差,学生重复参加考试的动机复杂化,变成了投机行为。

相对较难的科目没有选考。

高校按照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积极性不高,一半多的专业没有提出要求。

三、对策

将学业水平选考科目时间后移,绝大多数科目放到高二以后

减少选考次数,实施两考,减少无意义的考试。

对选考科目实施保底措施,但依然按照学生投机心理而去。

如果学科只跟自己学科分数比,把权利放到高校,可能会好点。

四、冲击和震荡

1.分权趋势明显。综合素质评价意味着学校说了算,取消了高考加分。取消批次,只有本科分数线,招生部分划定分数线没有了,投档权没有了,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分数线,权利转移到了高校。统考区分度降低。数学、语文一张卷。统考分数的作用在录取中的作用降低。

2.高校必须深化评价录取机制改革。过去依靠学校名气得以生存的弱势学科现在受到了剧烈的冲击,通过批次划分取得优势地位的学校,将面临新规则的冲击。高校招生工作的专业度必须提升,招生能力和公信力成为学校的硬实力,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3.高中继续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普通高中实施选课走班,目前沪浙提供了依据,走班方式根据学校的资源定。增进学生对报考要求的了解。挖掘学生个性特长,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五、建议及展望

1.多道门槛,招考分离。统一高考,学业选考,综合素质。打破总分录取,招考分离,高校负责招生工作,高校要增加招生自主权,研究招生标准和办法,取得人民信任。建立信息化招生录取平台,双向多次选择。清华大学已经建立,高校可以在网上和高校见面,在技术上已经解决。

2.招教结合,教考分离。

3.放宽入口,扎紧出口。多种通道进入一流大学,淡化一次性入选选拔,拓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通道,实现体系的改革。充分的学习选择,灵活的管理方式。


《扩大选择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北大  文东茅(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

一、扩大选择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20中选择,两次考试计划,考试时间选择,报考方式选择(三位一体、自主招生),考试类别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选择(不会掉档,可以满足愿望)。

改革是充满争议的。(大部分人赞成改革)面向未来:

外语、数学、语文也可以选考;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也可以选考;把数学等学科变成一、二、三、四等;一年多次考,可以考多所学校,学生可以拿到多所录取通知书。

二、扩大选择需要以能力建设为基础。

3+3,不意味着等级赋分,要让学生综合评价,个性化培养。

一年两考:突破一考定终身,浙江这次赋分制中,变成了政治和民心的问题。两次考试,必须等值,两次分数线不可能一致,不具有可比性。

综合评价:不是要合成总分。用面试去评价人是很难的行为。

高中办学能力、高校招生能力、考试机构能力都需要得到提升。

老百姓有无穷的智慧,问题层出不穷,

大家都认为增加了教师负担、增加了管理难度、没有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所以要善待学生、善待高考改革者、善于辨析不同的声音、该给改革点时间、应该对改革予以全方位的支持。

现实选择:

方向不变、范围缩小、时间放缓、目标下调

三、选择的扩大要求考生学会选择

幸福的烦恼、选择的迷茫、竞争的焦虑、身心的疲惫

所以需要外部支持,家长引导、生涯规划、高校信息支持

学以为己,成于我心,不违本意。(田忌赛马、回避物理、逢考必到、浪费分数都是不合适的观念)

学会选择是一生的财富。


《教育评价中的测不准原理》

项贤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

从薛定谔的猫讲起,引入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原理:绝对必然宇宙的坍塌。“若确切的知道现在,就能预见未来”所得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前提,我们不能知道现在的所有细节,是一种原则性的事情。

人的复杂性与测不准原则。

复杂性——不确定性。从自然界的自组织到人的自主性。自由意志使人成为上帝扔出的最捉摸不定的筛子。

教育和心理学界的“确定主义”思路

行为主义的华生:“如果给我一打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的特殊世界中教养,我将保证从中随机抽取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培养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

斯金纳则说:“对人类行为的实验分析必将使自主人丧失我们以前所赋予他的所有功能,并把他们一个一个地转移到控制性环境上。”他们都强调教育的确定性,这都是心理学测量的基础。

但是这都是教育评价中的科学迷信。比如,一个小学生叫小丫,她数学考了100分,这能说明她数学学得好吗?按照知情意行四维度,能说明这个问题吗?其实完全不一定。

理性思考后发现,一张试卷其实是很难测出我们想要的结果的,但是高考的一张试卷,就是这样将人进行区分,这不是科学迷信吗?

智力测验科学吗?科学家能准确测量出你有多聪明吗?世界上还有很多对小蚂蚁感兴趣的,运动天赋好的,能言善辩的,都不能在这个智商测试中得到较高的成绩,我们能说他们不够聪明吗?这是一个失败理念的光鲜历史。因为你根本不能洞察人的内心和自主性,你不知道这个人是不是伪装了自己,胡乱答了一下这张试卷。

教育测量对我们的伤害是实实在在的,常常让我们把教育降格到简单的训练,并没有关心学生作为人的存在。

我国高考的科学文化特征及其危害

中国的科举文化让行为主义得到了极大的彰显,于是,高考获得了极大的民众基础,在传统文化的渲染下,在大脑、学业里,不知不觉影响了我们的教育观念,对有科学撑腰的考试得到极大的发扬,忘记了考试有可能测不准的问题。

中国有1300多年的光荣历史,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大众现在还会热捧高考状元,家长还会去拜文庙,所以各类应试教育各行其道,八股文和应考攻略大行其道,一考定终身的思路依然还在,这都是科举制度的文化特征。很多高考改革者还用科举的经验在进行高考的改革尝试,成为提升我国创新能力最根本的绊脚石,以至于我们的老百姓只相信考试,其他都会引起不公。其实,在于制度是否公开透明,是不是有公正的监督,不然就算是抓阄都会作弊。根本任务,就是革除掉科举文化一考定终身的顽疾,高考改革就是想把科举文化从制度上革除掉,只有破除掉一考定终身,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五次年会(新高考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