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时光不负我(周记第十篇)

      又到每周的周记时间,老实说,一时之间真想不到要写些什么。

      每天的行动日记,我已经是按照周记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每天恨不得挖空自己,把一天的累积全部都倒出来。很多事情,在行动日志里,已经全部都写清楚了,所以到了写周记的时候,我反而不知道自己应该写些什么。

    加上写周记当日还要写行动日志,想说的话都先在行动日志里说了,到了写周记的时候,真的有些词穷。上次还在行动日志里说不建议大家把自己行动日志里的内容用到周记里去,周记需要更多综合性和有深度的思考,现在想来,真的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想来想去,今天第一点就来总结一下写行动日志带给我的帮助吧!

      首先,行动日志帮助我记录了生活。每日成功三五事,在我写来,更像是每日小确幸三五事。这个环节让我记录下生活中有触动,或者有收获的各种事情。每当我觉得生活中没有什么可以大事可以做记录的时候,我就会去挖掘那些平常事物中的小细节,今天和以往不一样的地方,然后记录下来。有时候记录下今天吃的美食,有时候记录下和娃的一些趣事,有时也记录下工作里的思考和可改进的地方,这个方法倒是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也更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了。虽然有时候记录琐碎了一些,觉得自己像个絮絮叨叨的老妈子,但记忆力有限,很多事情都容易淡忘,记录下来才能去细细品味,不然回头看看,除了特别重大的事情还有影像,其他就是一片白茫茫了。

      其次,行动日志促使我去做更多吸收和输出。作为一个轻微强迫症患者,如果行动日志的某一块是空着的,我就会觉得特别不能接受。所以每天的开卷有益让我对自己有一定要做吸收和输出的要求,不管是看书,听书还是看好的公众号,每天能做一点积累是一点积累,这样的方式也帮助我把有用的素材积累下来了,比起以往看完一段时间就忘了更有效果。比如说《AI.未来》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对我触动很大,我听了一遍樊登读书会里樊登对李开复的采访,又买来书再看了一次,之后再听了一次采访,然后把这本书的内容在平日里对几个老师做了输出,今天又在会议上对整个区域的老师做了输出,这次在输出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结合总部的发展方向和老师们的前进方向又做了扩展,这本书就真的被我“吃”下去了,变成了我可以用起来的内容。又或者说当没时间看书时,我就会找碎片时间看公众号,公众号里被我截屏下来的好的育儿建议,也成了我和家长分享的话题。总的来说,开卷有益这个部分“逼迫”着我去学习,也落实了我的学习效果。

      再次,行动日志让我对时间更有感知力。每日时间检视,让我特别会去留意自己一天时间的分配,每天积极寻找更合适的时间利用方式和事务分配方式,学会更加珍惜时间。

      最后,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今日思考和育儿体悟环节。我在写行动日志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想要去重点记录的东西,也是自己的专长——育儿分享。在早教行业一线工作9年的经历让我拥有了大量的一手经验,和自己娃相处的过程也让我有了更多实践的机会,每天和孩子们相处,从孩子们身上,我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这些用文字记录下来,也成为了我重要的素材,帮助我为自己计划去开启的公众号做宝贵的积累。

    所以,这是写行动日志带给我的帮助,也是我一直能坚持每天在写行动日记上花费近两个小时的原因。

      第二点来反思下自己的性格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个包子性格,很多时候怕给别人造成麻烦,会特别束缚自己的行为,而且不会拒绝别人,即使是面对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会选择默默接受,忍气吞声,因为不想得罪人,也不想和别人起纠纷。

      举个例子吧,今天在动车上,我本来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得好好的,已经坐了目的地的一半路程了。这时候上来了一个女孩子,她想要和自己的朋友坐在一起,所以一上来就想找我换座位。我其实有点不情愿,一是因为今天的行李很多,腿上一件大衣,背后一个大的背包,头顶上还有一个行李箱,要动起来的话特别的麻烦,而是我写行动日志正好写到一半,这个时候思路被打断,这种感觉还是有些不畅快的。其实她和我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我的眉头都皱起来了,但身体还是出于条件反射站了起来。她连连说谢谢,我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拿起大衣,背上背包,再把行李箱取下来和她换位置。其实做这一连串事情的,我内心是不情愿的,因为真的很麻烦,但与人争论或者拒绝别人似乎是更麻烦的事情,所以我只能接受了。

      今天又想起了上次在日志里记录的关于滴滴车司机的事情。一次是司机要求打完好评才让下车,一次是司机自己接错了单,他自己本来要去的方向是和我要去的地方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结果他自己接了我的单,我上车了又要求我取消订单,然后下车再叫一辆车。发生这些事情我一方面觉得不可思议,一方面面对这些不合理的要求,我也乖乖的照做了。

      好几次和伍先生一起出去,伍先生会对侵害到我们权益的事情进行抗议,而我的选择却都是息事宁人,因为这个我们也起过纠纷,我觉得有些事情过去了就算了,而他却要继续追究,同时我还会生气他对别人的态度太不礼貌了。

    又想起每次别人找我帮助时我都无法拒绝,有时候对方的请求是不合理的,而且会给我带来很多负担,尽管心里很不情愿,可我还是说不出拒绝的话,只能被动接受。

    今天把所有的事情都总结在一块,其实我就是在做别人口中的老好人。

      为什么我会有这种老好人性格呢?我尝试着对自己进行一些剖析。

      第一点,这和我从很小生活的环境有关。我的父亲就是这种老好人性格,宁愿自己吃亏一点,也要造福别人,很多情况下碰到纠纷和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都是选择息事宁人,破财消灾。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好人有好报,吹亏是福”,还有“算了吧,别人也不容易”,殊不知这种一味的自我牺牲和没有原则的退让只能养出白眼狼。人人都知道他好说话,人前夸他好,人后说他傻,他的老板也知道他老实人一个,工作上卖力的是他,吃亏吃苦的也是他。

      我在某段时间一度很痛恨他的这种性格,因为那段时间家里经济有些困难,自己都已经自顾不暇了,他还要去补贴小叔叔。而小叔叔又是个不懂事的性格,每天在外面吃喝玩乐,没钱了就找自己的大哥,也就是我的父亲。父亲常说:“没办法,谁让我们是兄弟呢,谁让我是老大呢?”对于小叔的要求,父亲从不拒绝,家里拿不出钱来,还会让母亲出去以自己的名义借钱,再把钱给到小叔去胡吃海喝。

      那时候母亲和父亲不知道为小叔的事情吵过多少次架,父亲还是一心以大家为重,一心去补贴自己的兄弟。父亲和母亲吵架后就会陷入冷战,我是中间那个夹心饼干,母亲和我哭诉自己的不易和父亲的固执,父亲也和我哀叹自己的左右为难,尽管有时候也会道歉说自己对不起家里,但碰到这些事情时还是会继续去借钱做补贴。

      我是那么的痛恨父亲的这种性格,但最讽刺的是,我自己也变成了这种性格。

      父亲早年在外打工,每年呆在家里的时间并不多,回家的那段时间也是和母亲矛盾重重。但某种程度上他又带给我一些父爱,他把我和他视为一个小世界的,他觉得我会理解他的烦恼和苦衷,他向我倾诉他的想法,结束词总是:“算了,就当是我欠他们的吧,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

      年幼时缺乏父亲的陪伴,所以出于心理上的互补,我的性格反而向他靠拢,成了我自己最不愿意成为的这种性格。

      这是一边赶车一边在地铁上完成的部分周记,只能先做打卡。后续补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负时光不负我(周记第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