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ght写作打卡—W7)《恶性补习论》读后感

  个人看来,林语堂先生的《恶性补习论》与之前看过的《论恶性读书》是有一定联系的。

《恶性补习论》主要讲述恶性补习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之大,并且在人们离开学校后的时间对“学习”、“读书”都会产生抗拒的心理。

首段以夸张的用词,例如“亏损元气”、“毒气发作”、“不堪其苦”、“逃亡者有之,自杀者有之”、“毒是慢性的”、“初若无事”、“毕业之后听到读书没有不怕的”诸如此类的词衬托出林语堂先生对于恶性补习的不认同的观点。

寥寥数语,便可感受到林语堂先生虽坚决反对这种学习态度,但其字里行间却是以幽默轻松的方式来叙写分析起来的严肃。

次段写出恶性补习的原因,再次写出“教育的考试”、“考试为升学”十字。而其实在上篇《论恶性读书》的观点与原因不谋而合,皆提出“学习是为了考一个好学校”,只不过“恶性补习”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学习”的附加品而已,但其实就林语堂先生的态度来看是极度反对这样的态度去学习的。

图片发自App


其实现在的一些孩子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了爸爸妈妈给的奖励,我一定要考出好成绩”这种畸形的思想。

学习其实并不是为了某人,或是某件事,亦或是某个物件,而是为了自己拥有了自己想要的所谓的“奖励”,也许足够能让你在你朋友面前好好的炫耀一番,但你已过去的自己有什么不同呢?不过是更物质了一点。

当然,倘若我是为了我自己学的,真正学到自己的肚子里去了,与那些囫囵吞枣走马观花的读书学习不一样,是知识首先在你嘴里嚼吧嚼吧先咽下去了被你接受了,随后慢慢消化了,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东西”。

个人观点看来,这时候有人若说你没什么变化,那那人在这个社会上,十有八九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成就的。

其次,恶性学习更为态度不正,学习本身就是一件靠你逐渐逐渐积累的过程,而并非是一蹴而就恶性补习,借用郑板桥先生在《潍县署中寄舍第墨第一书》中有一句“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这句话本是代表自己内心毫无波澜不受世俗影响,而我如今将其借用到了这里,感觉似是有点讽刺的意味了。

换句话说,补进脑子不过是短暂时间的记忆,并非长久。有精力花几个晚上挑灯夜读不眠不休搞得黑眼圈挂在眼睛上,生物中紊乱,在把身体搞垮的边缘试探,倒不如平时脚踏实地从一开始便本本份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搞好自己的学习。

图片发自App


而后林语堂先生又列举四则针对恶性补习的观点,其中明确指出师生之间私以银钱交易为最恶一点。

师者,本应作出表率,教导学生辨别善恶,而如今自己如都淌这趟浑水,又何为师德?

也许做父母总会教导孩子做人要如何如何,但一边教导着自己的孩子勿入哪一歪门邪道,自己却深陷其中,不论是不得已而为之,或是乐在其中,都是不值得被推崇,不值得被人尊敬的,甚至很难保证他们将来的孩子会不会也是如此。

“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读书亦如此。若真要补习,从平常开始,循序渐进,切勿如狼吞虎咽一般,那只怕会适得其反罢。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inlight写作打卡—W7)《恶性补习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