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茶馆》有感

      上一次读老舍的作品,是七下必读的《骆驼祥子》,很是吸引人。害得我总在夜里偷偷爬起来,翻上几页,读祥子的苦难,体味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老舍的作品,大都是以小见大。他对社会上三教九流的观察,对腐朽旧社会的思考与批判,都独树一帜。更可贵的是,他的通俗易懂,幽默调侃,让作品切实地打动读者之心,在会心一乐的同时,也慨叹那时的迂与苦。

    《茶馆》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开山作品之一,他的不同寻常之处有,跨越的时代很长,篇幅却很短,人物讲话都很随意——但却更加真实。

      初看茶馆,自然不懂,直到现在,也顶多悟出个两分,剩下八分还要慢慢去感受。一开始很“难受”的地方有:跨时代太长了,我甚至以为是版本问题,删了一截。事实上,这正是老舍的高明之处。第一个时代是清末戊戌变法失败,但清王朝已是摇摇欲坠。社会的黑暗,一直蔓延开来。茶馆里,流氓横行,特务阴险,甚至有太监招老婆的怪事。而主角之一的常四爷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进了大牢,反应了那是一个虚伪的时代,正视国家的丑陋面就是乱党。主人公王利发也给出“莫谈国事”的口号,想谁也不得罪——这就拉开了接下来的帷幕。

      第二幕里,军阀混战的时代到来,王利发不想得罪巡警,不想得罪大兵,在那个纷乱的时代里寻找出路。他口口声声的改良,也不过为了活命。这一幕是过渡作用,暗示王利发改良不成,茶馆落败的命运。最后一幕,进入黑暗的国民党时代,沈处长的“三皇道”横行,茶馆离关张不远。“三皇道”要让茶馆成妓院,要让它成抓共党的大本营,昔日里风火的王掌柜都一一答应。和骆驼祥子一样,向社会妥协。最终,王利发、常四爷和那立志救亡的实业家秦二爷,撒纸钱,这既是为自己撒的,也是为了悲哀的时代撒的。

      茶馆的高明,便是以小见大,其浅层内涵很明白,对三个黑暗时代的批判,对那时代里众生相的思考:或同情或讽刺。它,茶馆,注定经久不衰,曾有人说,中国话剧是昙花一现,是从戏剧到电影的过渡。这自然有理,但若没有像《茶馆》这样贴近人生活却又富有思想的光辉作品,又怎会有如今不胜枚举的“文艺片”呢?

八(2)徐淅哲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茶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