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

毛姆在《刀锋》一书中说:“你是不是问过自己一件事:人啊,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你不管不顾,每天都满腔热血地奋斗,却深陷人间欲望,陪伴着你的也许是片刻安宁,也许是莫大的虚无。咱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是会产生一些困惑的声音,绝大部分人对此选择不在意。”

静下心来,我们常常会思索:“人为什么而活着?”

“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活在这人间的意义,好像并不仅仅是“风过留声,雁过留痕”。

对于这些问题,余华的《活着》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浪子回头,为时未晚

故事的主人公徐福贵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这样的出身使他不可避免的染上一些恶习,比如赌博。他放浪纨绔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他不幸的命运,他终于输光了所有的家产,气死了父亲,葬送了这个家。福贵由一个游手好闲的阔少爷,沦落成为一个穷困潦倒的贫民。

这样的一次转变,无异于从天堂跌落在冷酷的人间,同时这也是福贵内心世界的一次转变。无情的命运给福贵从头到脚泼了一桶冷水,受到了刺激的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世界,重新审视自己已走过的路和未来的人生。

望着这个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家,在自己一手制造的苦难中挣扎求生的妻女,福贵蓦然懂得了自己对这个家该尽一份责任,他开始反思过去的自己,决心尽到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义务。

福贵撑起了残破的家,与冰冷的世界搏斗,同时也不断抛弃曾经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福贵开始真切地感受到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苦难象征幸福,死亡象征活着

其实活着是一件何其幸运的事情,在一个灾祸丛生,动荡不安的年代,能够每天睁开双眼看到朝阳升起,都是弥足珍贵。

在这本书中,有太多不幸的人。

福贵的小儿子有庆天真善良,最终却因被黑心医生过度抽血而死在了医院;大女儿凤霞意外聋哑,后在生产时失血过多而离开人世;妻子家珍也熬不住这不幸的命运,也离福贵而去,撒手人寰;女婿二喜因为工地事故,被石板压死;福贵唯一的亲人,孙子苦根没有因为饥饿而死,而是因为大量吃豆子而撑死在家中……

在小说的结尾老人和他的老牛的背影模糊而渐渐远去,一个叫福贵,另一个也叫福贵。

这些略显荒唐的悲剧,其实意在突出了幸福的珍贵;不断地书写死亡,其意也在象征着活着。

福贵孑然一身,只和一只老牛为伴,但是他也能感受到幸福。正如余华所说:“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到幸福。”

不堪的年代,不幸的人民

亲人们一个接一个的离去,是福贵一家的不幸。而福贵又是在那个动荡而疯狂的年代受苦受难的千万人民的一个缩影。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旧中国时代官僚阶级的无情剥削,文革十年的残酷与疯狂,同样都带给了人民深重的灾难。

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活着,就是平民百姓最大的奢望,愿倾其所有而求之。这样一种对生命的渴求,在这个和平安定的时代似乎永远无法被完全体会。

《活着》的成就

1992年9月3日,余华在美国民歌《老黑奴》的触动下完成了这部作品,历经了重重波澜曲折最终走向了成功。随后《活着》远渡重洋,将一个沉重、深刻而震撼灵魂深处的故事,带向了世界各地。

“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美国《时代》周刊2003年11月9日)。

这部书已经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等多项荣誉。

1994年,张艺谋将《活着》搬上了电影荧幕,成为永恒的经典。

总结

余华说:“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生命中无法避免的沉重和苦痛,更能激发出对活着的向往,在生与死之间,更能体会出生命的珍贵。

在现代化快节奏的今天,静心阅读《活着》,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对生命的思考。即使生命陷落在幽暗的低谷,不断被重压,被磨蚀,也应该尊重自己的生命,不抛却对生命的希冀,英勇顽强的活着。

愿我们都可以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The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