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香帅的金融课内容,给大家介绍下:
一、Fintech和Finance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FinTech(科技金融)和Finance(金融)的区别。
科技金融这个词语的英文是FinTech,其实就是金融(Finance)这个单词的前三个字母,跟科技(Technology)的前四个字母组在一起,形成的一个词。
其实这个词的出现特别早,大概在90年代的时候就出现了。当时是花旗集团提出来的。当时,花旗集团被市场上认为很守旧,因为它当时不太愿意拥抱新技术,也就是当时的芯片卡的技术。花旗集团为了改变这种印象,就搞了一个科技金融联盟,显示自己是真正拥抱新科技的。当时这个金融科技联盟的简称就叫FinTech。所以,这个词当时造出来,更多是公关需求。
一直到2005年以后,很多币圈的技术派逐渐感到技术对金融行业是真正具有颠覆性的,然后就用这个词来指代和传统金融Finance的区别。
传统的Finance,也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金融模式,比如资本市场、现代银行。其实,这些模式也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信息化和网络化加深了,科技进步使得金融工具、金融技术都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数据处理分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直到2007年之前,金融行业和其它行业之间的界限仍然是很清楚的,技术这个时候是支持性的,科技是加到金融上的。比如IT部门,它在银行和投行里就被称为supporting departments。所以,尽管金融业务千变万化,但是,组织结构是没有变的,银行、投行、全能银行、基金,结构都是非常稳定的。而且,它们所依赖的信用基础更没有变。相应地,金融监管也是适应于这种信用架构和组织结构方式的。
所以说,直到2000年初,尽管技术(Tech)越来越被应用于金融(Finance),但它们之间是独立的。直到2000年之后,互联网信息技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事情才有了新进展。
这个阶段有几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第一个,Facebook、Twitter、微信这些社交媒体的兴起。有了这些社交媒体以后,人的行为在网上就时时刻刻留下了痕迹。
第二个,苹果智能手机面世,网络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人被越来越多地连接到线上。
第三个,也是特别重要的,2008年比特币面世,区块链的技术也浮出了水面。
这几个事件交织在一起,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你肯定知道,在以前,也就是20世纪的传统金融模式,有两个非常基本的特征。
第一,金融行业是一个以中心化的信用主体为核心的网状结构,这个信用主体就是银行和券商,然后围绕着它们形成了一个网络。比如我们总把它们的分支机构叫网点,网点越多,规模越大,就意味着这个信用主体越强大。
第二,在这个行业里,数据是专业人员进行决策的辅助,比如说信贷、投融资都是这样子的。而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很庞大的金融专业人员的群体,信贷员、柜员、账目审核、投资专员等等。所以,你会发现,在20世纪的金融模式里,随着整个经济金融化的趋势加深,这些信用主体,也就是金融机构的结构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提供的产品也越来越复杂。所以,就使得金融专业化的门槛变得越来越高,监管也就疲于奔命,不断地在现有的体系上打补丁。
刚才我说的互联网这几个标志性事件出现以后,事情就很不一样了。因为有了区块链,中心化的信用主体可以变成分布式的信用主体,因为有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以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金融决策变成了基于数据智能的决策。
这两个变化听起来轻飘飘的,但是,意义真的很重大,它让我们在过去几个世纪,对Finance本质的认识产生了很大冲击。信用主体变了,那随之而来,金融产品、交易模式、组织形态、金融监管都会发生变化。这就不是“打补丁”,而是真正的重构了。
二、Fintech的颠覆
FinTech不是说简单的技术加金融,而是一个新物种,所以很难用传统金融业的边界去定义它。
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还只是这个新物种最早的细胞分裂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这种分裂有两条路径,一条是Fin with Tech,也就是像高盛、工行、平安这样的传统金融机构进行技术改造,或者去收购技术企业,把金融机构进行全面的数字化。
另外一条就是from Tech to Fin,科技公司利用自己强大的触达能力积累大量的数据,然后去提供金融服务,像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都是属于这一类。还有,就是在FinTech这个领域开始的创业公司,比如Startup、以太坊都属于这一类。
这两条路径现在都在快速的发展中,最终会通向哪里呢?我们可以认为,它们正在通向三个业务板块,分别是移动支付、智能合约和区块链。而这三个模块,未来会给金融业、商业,甚至整个社会带来颠覆性的重构。
刚才我说了,原来金融行业的决策,像投资、贷款,都是以人为主的,对不对?数据只是一个参考。那现在,在大量的活数据的基础上,这些工作都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完成了。这不是科幻,你看蚂蚁金服的小贷产品就实现了全程无人工干涉、纯粹数据驱动,而且它的违约率和成本都比传统的小贷要低很多。那好了,如果现在的在线数据继续积累,AI技术继续发展,投行、银行、交易所的很多业务都会改变。比如,一些偏向于金融流水线的工作都会被取代掉。
这不是玩笑,这是很多金融圈人士必须面对的未来。
而且,这些智能合约以新的形式出现,像众筹、P2P,到底要怎么监管,监管到什么尺度,怎么样能够既保护好现有体系的稳定,不让金融、经济发生大波动,另一方面又不阻碍创新?这就迫使监管也必须数字化,适应数字化和智能时代的需要,转型成数字化监管。
金融上的智能合约带来的重构,是现在全球金融行业已经特别清晰可见的未来。
再比如说,移动支付其实带来了商业形态的重构。你意识到了吗?在工业社会里,商业场景和金融场景是分开的,你要先有一个工厂或者商业模式,然后去找匹配的金融模式。而现在,这个逻辑被颠倒了,你想一想就会发现,在移动支付发展的基础上,我们的土壤上长出了很多新兴企业,滴滴、美团,还有我们现在用的得到,对吧?你仔细想一想就会知道,没有移动支付,这些商业模式都不可能出现。为什么呢?我在直播里给你说过,支付清算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设施,俗话说,“想要富先修路”,就是因为修路以后,它会衍生、创造出很多新业态,像物流行业、收费站、基建、打基地、做混凝土……移动支付也是一样的逻辑。
最后,当然也是最有想象力的一种重构,就是区块链所代表的信用重构。区块链技术是在像比特币这样的数字加密货币的应用中得到重视的,它代表了一种跨时间的共识机制,也就是说它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法,使得原来没有社会关系和信用累积的人之间可以互相信任。换句话说,如果这个技术很成熟的话,我们就不需要这些中心化的信用主体了。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信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