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学后记

本周我们开始了九年级下册课程的学习,首篇学习《鱼我所欲也》。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一定要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信心,允许他们提问并探究学习。而且,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等,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所以这节课利用了三课时完成教学,课前先给学生分析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情况,并明确了背诵量,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第一课时 学习基础知识,尝试各种朗读

一、了解作者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是儒家学派继孔子之后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在政治上,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性善论”。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侧隐、羞思、辞让、是非”四种情感(四心)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这四种德行即来自这四种情感,孟子把“四心”作为完美人格心性的起码价值尺度,认为假如没有同情倒隐之心、羞思知耻之心、礼敬谦让之心、褒是伐非之心,那他就是一个心性有缺陷的人。

二、基础知识

1、重点字音:

①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②死亦我所恶(wù)

③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④蹴尔(cù)

⑤今为(weì)宫室之美为(Weí)之

2、把握节奏: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3、反复朗读:

尝试以不同的方式默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

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引发质疑。

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对称句和排比句,朗读背诵时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三、重点句子翻译: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此之谓失其本心。

2.翻译全文,梳理文言笔记。

在梳理过程中对重点实词如:“欲”“得兼”“莫”“由是”“与”“蹴”“万钟”要特别关注,课下要对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进行归纳整理。


第二课时 把握中心论点,梳理论证思路

本课时依据设置的问题进行教学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一边分析一边进行课文的背诵,分析到哪里,背诵到哪里。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中心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论点。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自然明晓。

2、阅读教材课后习题第一题,将图表补充完整,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3、既然“箪食”“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为什么“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

因为是用“呼尔”“蹴尔”的方式给子的,这种行为是轻视是带有侮辱性的施含,说明在“生“面前,尊严更重要。也与前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相呼应。

4、“万钟”指什么?“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指什么?“万钟”和“宫室之美““妻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之间是什么关系?

“万钟”指的是利益;“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指的是权力、美色、虚荣,也就是欲望。

利益是欲望的折射,满足欲望是追求利益的目的。

5、“乡为身死面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运用了今昔对比,作用是什么?

写出了一些人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本心,词锋针对仕宦之徒。也与前文中的“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相呼应,说明这些人已经失去了本心。

6、第1段结尾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是心”和文章最后一句“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各指什么?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本心”指的是“人的羞恶之心”,“是心”指的是“这种心”,其义和“本心”相同。

第1段结尾的这句话是说贤者会保持与生俱来的“羞恶之心”,不让它丢失;相反,“失其本心”正是丢失了“羞恶之心”。这种观点正是孟子“性善论”的体现。



第三课时 赏析语言特色,分析论证方法

1、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比喻:①“舍鱼而取熊掌”的比喻,恰当地说明了在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必须择优而取。②“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①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②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③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见利忘义的行为。

排比:通篇皆是,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论点,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①比喻论证。如开篇以鱼和熊掌的比喻来论证“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并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②举例论证。如第2段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③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如第1段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第2段中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做对比,把以前与现在对“万钟”的不同态度做了对比,从反面证明了“舍生而取义”这一观点。

3、概括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 

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三课时在回顾与总结论证方法,语言特点的同时,又再一次的对课文内容进行回顾与复习。在此基础上尝试与背诵,学习至此,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可以背过了,其他同学能背到六七成。所以放慢节奏,边讲边练边背的这种教学,效果还算不错,可以继续用于文言文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鱼我所欲也》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