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随园诗话》(872)上

【原书卷七·二一】

近日文人,常州为盛。赵怀玉字映川,能八家之文黄景仁字仲则,诗近太白孙星衍字渊如,诗近昌谷亮吉字稚存,诗学韩、杜:俱秀出班行

赵怀玉(1747—1823),字亿孙,号味辛,又字印川、映川,晚号收庵,江苏武进人。乾隆三十年(1765)春,高宗四巡江、浙,奏赋行在。四十五年(1780),又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出为山东青州府海防同知,署登州、兖州知府。丁父忧归,遂不复出。李廷敬延葺《宋辽史详节》,阮元、伊秉绶复延葺《扬州图经》。后主通州石港(今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书院讲席六年,诸生极爱戴之。性坦易,工古文词;诗与孙星衍、洪亮吉、黄景仁齐名,时称“孙、洪、黄、赵。”著有《亦有生斋文集》五十九卷,续集八卷并行于世,见《清史列传》。

八家之文,又被称为“古文”。韩愈作为古文宗师,提倡为文以三代两汉为法,在形式上以奇句单行为主,回避骈俪色彩;在内容上则强调“发明古道”。“古文”并非单纯复古,而是以复古为创新。韩愈以巨大的艺术创造力,通过古文写作表现了复兴儒道的现实思考,其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散文作者以韩愈为法,继承古文创作道路而益之以丰富的精神艺术创变。清人刘开云:“文章之变,至八家齐出而极盛。”所谓八家,指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宋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一共八位。其中韩、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

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时即有诗名。十六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十七岁补博士弟子员,乾隆三十一年(1766)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是年冬,游扬州。三十三年(1768)秋应江宁乡试,落第,游杭州。四十年(1775)入京谋生。四十一年(1776)高宗南巡,召试入二等,任主簿。次年接家眷入京,但家境日贫。黄性格乖僻,傲视公卿,常有非常之举,曾在京与伶人同台演出,粉墨乞食。四十六年(1781)秋入陕西巡抚毕沅幕府,毕为其他捐补县丞。四十七年(1781)到吏部等待任官。四十八年(1783年)为债主所逼,乃北走太行,抱病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四月二十五日(1783年5月25日)以肺疾卒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舍。黄景仁诗有盛名,和王昙(字仲瞿,1760—1817)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太白,即唐代诗人李白。

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号伯渊,别署芳茂山人、微隐。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后迁居金陵。清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少年时与杨芳灿、洪亮吉、黄景仁以文学见长,袁枚称他为“天下奇才”。乾隆五十二年(1787)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充三通馆校理。六十年(1795)授山东兖沂曹济道,次年补山东督粮道。嘉庆十二年(1807)任山东布政使。博极群书,勤于著述。于经史、文字、音训、诸子百家,皆通其义。辑刊《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堪称善本。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孙氏家藏书目录内外篇》、《芳茂山人诗录》等多种文集。妻王采薇,亦工诗,惜早逝。

昌谷,唐代诗人李贺别号。李居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西),故称。

洪亮吉(1746—1809),初名洪莲,字君直,小字稚存,别号北江、更生居士,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市)人,祖籍安徽歙县。清代大臣、经学家、文学家,毗陵七子之一。乾隆五十五年(1790),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编纂官。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得罪权贵,免死戍守伊犁。次年,释还家中,著书立说。嘉庆十四年(1809)去世,享年六十四岁。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有《春秋左传诂》、《卷施阁集》、《更生斋集》等。

韩杜,唐代古文家、诗人韩愈和诗人杜甫的并称。

班行,音bān háng,意思为朝班的行列,泛指行辈、指朝官、朝廷等。此处指同时代的同行人物。秀出班行,就是水平比同时代人高出许多。明·李贽《藏书·儒臣传·柳宗元》:“柳宗元文章识见议论,不与唐人班行者,《封建论》卓且绝矣。”

(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闲读《随园诗话》(87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