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器前端及工作原理

编译器前端(frontend)

  前端主要负责解析(parse)输入的源代码,由语法分析器和语意分析器协同工作。语法分析器负责把源代码中的‘单词’(Token)找出来,语意分析器把这些分散的单词按预先定义好的语法组装成有意义的表达式,语句 ,函数等等。 例如“a = b + c;”前端语法分析器看到的是“a, =, b , +, c;”,语意分析器按定义的语法,先把他们组装成表达式“b + c”,再组装成“a = b + c”的语句。
编译器后端(backend)

  编译器后端主要负责分析,优化中间代码(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以及生成机器代码(Code Generation)。

工作方法
  首先编译器进行语法分析,也就是要把那些字符串分离出来。

  然后进行语义分析,就是把各个由语法分析分析出的语法单元的意义搞清楚。

  最后生成的是目标文件,也称为obj文件。

  再经过链接器的链接就可以生成最后的可执行代码了。

  有些时候需要把多个文件产生的目标文件进行链接,产生最后的代码。这一过程称为交叉链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编译器,工作,generation,token,优化,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