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通往幸福之路

    疫情期间,我一直在看《哲学简史》。斯宾诺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告诉我们,幸福就是追求知识、理性和简单的生活,做到心物合一。

    斯宾诺莎生平

    斯宾诺莎1632年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一个犹太家庭。年轻时就显露出惊人的才华,被犹太教会的长者们视为未来的希望。然而这位外表文静、内心活跃的年轻人并不满足于犹太教义的学习。他把触角伸向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研究斯多葛学派、布鲁诺和笛卡尔。1656年,斯宾诺莎24岁。当他满怀渴望继续沿着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往前走时,他因异端言论被逐出犹太教会。此后,他搬到阿姆斯特丹城外居住,并以磨镜片为主。他过着简朴的生活,但一刻不停地进行思考。斯宾诺莎英年早逝,但为我们留下了四部巨著——《神学政治论》、《知性改进论》、《伦理学》和《政治论》。   

    幸福的定义

    斯宾诺莎将幸福定义为快乐无痛苦。然而,快乐和痛苦是相对的。它们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的。快乐是人从不完美状态走向完美状态的感受,而痛苦正好相反,是从完美状态走向不完美状态的感受。快乐并非完美本身。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完美无暇,他将不会快乐。就像一首歌里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经过痛苦的洗礼怎能体会到快乐的滋味。就好像上班,因为经历了五天忙碌的工作,才感觉周末两天的轻松愉快。如果每天都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我们只会觉得无聊。

    追求知识

    斯宾诺莎为什么会选择哲学?他说:“我决心要试一试自己能不能发现并获得那种本领,它可以使人们永远享受至高无上的幸福……人获得知识越多,就越能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力量与自然的秩序,就能更好地运用自身的力量并为自己立下规则。人越理解自然的秩序,就越能轻松地使自己从毫无用处的俗念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人们拥有知识才能拥有力量和自由,永恒的幸福就是不断地追求和掌握知识。

      斯宾诺莎将知识分为四种。一种是传闻知识,即听别人说得来的。其次是泛泛的经验,即贬义的“经验主义”。第三种是推论,经过推理得到的知识,但推理也可能出错。第四种是直观知识,来自推理和感觉两方面,纯粹从一件事物的本质来考察一件事物。斯宾诺莎推崇的是第四种知识。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

    理性控制欲望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们常说“不要感情用事”。诺斯诺莎告诉我们,无论是欲望、激情或是嫉妒、憎恨等各种情绪,没有理性的控制,就会变成人类的伽锁。

    人在世界生存,产生各种愿望,这是人的本能。快乐与痛苦是愿望的满足或不满足。愿望决定了人的思维和行动。而理性可以更好地驾驭自己,摆脱偏执的激情或冲动,超越蒙昧无知的欲望或邪恶,从而让自己的愿望朝着快乐的方向发展。

    理性在于观察、在于行动,在于从混乱多变的事物中找出法则,从而采取适当的行动。思维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事物。想象力能使我们预见到现在行动的遥远结果。“只要心灵按照理智的指令去认识事物,它就会对过去、现在、未来的事物产生相应的看法。”我们靠理智和想象将经验变成预见,我们成为自己未来的创造者,不再是过去的奴隶。

    心物合一

    斯宾诺莎是一个被世界抛弃的孤独者,但他的哲学依然表现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挚爱。他信仰的上帝是和自然融为一体。上帝的意志就是自然的规律。万物都在上帝中生存和运动。上帝的精神,弥漫在宇宙间,使世界充满活力。“最大的善,就是对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认识。”认识到心物合一可以让我们以平静的心态面对好运和厄运。既然一切都是永恒的天意所为,那么我们何不愉快地接受自然的法则,并在其限度内寻求满足。每个人只是法则和因果大河中的一滴水,是上帝的一部分。自己的幸运或不幸从全局来看并不是偶然,它们只是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样,他便会超越飘忽不定的过度兴奋或是怨气冲天,从而达到内心的平和宁静。

    斯宾诺莎的哲学教导我们积极地生活。“一个自由的人无视死亡;他的智慧不是对死,而是对生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斯宾诺莎——通往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