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思想(1) ——此文献给我敬爱的老师们!

哲学与思想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什么是哲学?2.什么是思想?3.哲学与思想的关系如何?

第一部分:什么是哲学?

    一、哲学的概念

(一)词源

1.哲学源出古希腊。

希腊语philosophia,是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术语。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的动宾词组:philein是动词,指爱和追求;sophia是名词,其指智慧。希腊文Philosophia的含意是爱智慧,即智慧不是哲学,“爱”智慧才是哲学,哲学是指为了更有智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

2.中文翻译的由来。

哲,知也。——《说文》;哲,智也。——《尔雅》

哲,古同喆,两吉对立。吉,象形,上是兵器,下是盛放兵器的器具。哲,在双方具备实力中找到平衡,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1874年,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汉文“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在《生性发蕴》称取自“周敦熙之所谓士希贤之意也”。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此译称介绍到中国。

3.西周简介。

(1)西周(1829年—1897年)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是第一个将西方哲学系统地介绍到日本的人,被誉为“日本近代哲学之父”。西周将大量西方社会科学术语翻译成汉字,是中国哲学、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源头,诸如“主观”、“客观”、“理性”、“悟性”、“现象”、“实在”、“归纳”、“演绎”、“义务”、“权利”、“科学”等哲学与社会科学术语的汉字译名,都是西周翻译而来的。

西周自幼接受儒学教育,有深厚的儒学造诣。1862年,33岁的西周受德川幕府派遣留学荷兰。

荷兰是第一个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1566—1609年,资产阶级推翻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专制统治,建立独立国家,发展资本主义,早于1688年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

荷兰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经济飞速发展,号称“海上马车夫”,是日本接触到的第一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把通过荷兰传入的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统称为兰学,派了大批留学生前往荷兰学习深造。

(2)西周理解的儒学与“哲学”的异同。

首先,二者的思想基础相同。

西周的《开题门》一文,“东土谓之为儒,西洲谓之为斐鹵苏比(philosoPhy,哲学),皆明天道,而立人极,其实一也。”也就是说,在明确一切存在的理法、树立道德之原则这一方面,哲学与儒学完全是一致的。

但是,二者的研究的方法大为迥异。

儒学“泥古”,困于“四书五经”,没有批判没有发展,千年以来变成了注释学;而哲学在后人的批判和检验下,不断的提高和发展,促使西方的哲学思想引领了世界。

西周在《百学连环》中指出“哲学在东洲称之为儒学,此儒学之根本在于邹鲁。自邹鲁以来的学者们形成孔孟学派,连绵不绝,更无变革。西洲之学者,尽管亦是自太古以来连绵承续其学问,但是却依照各自之发明,讨伐前人学者之学说,唯采纳其不可动摇者,故而得以逐渐推陈出新。”

儒学的特质在于将“真理”置于儒学之起点的孔孟之说,进而追求代代相传,永以为继,即儒教的根本问题在于墨守前人之学说。西周认为,“汉儒”最为不良之处“即在于泥古二字”,将真理限定于孔孟学说的范围之内,有悖于学问的探索精神。

西方也强调历史传统,没有历史传统,学问也无法得以成立,但是,西方探求真理不是以遵循传统作为前提,它的真理观念乃是通过施加批判与检验,由此把握事物的真相,真理始终是存在于发展之中。

在比较二者异同的同时,西周也指出了儒学发展的希望所在——“因此若是在其顶上施以一针,则必然开化,足以与西方一较高下。”——只要儒学无须墨守祖宗之言,而是批判性地去加以探讨,由此找到新的真理,不断地进行这样的努力,就有可能成为足以与西方哲学相匹敌的思想。

二、哲学研究对象的变化。

哲学的起初概念既然是爱智慧,由于智慧的对象是无限的,当初哲学的对象自然就涵盖了人类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一切知识。

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开始陆续分离出医学、数学、法学等学科,特别是18世纪开始分离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这些分离出来的学科组成一个响亮的名字——“科学”。

那么科学属于哲学吗?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什么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学与思想(1) ——此文献给我敬爱的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