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精读Vol.008:第一回批注精读(8)

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拋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故事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你我何不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批注】这一段作者转换了叙述视角,由之前的全知视角转为有限视角。上一段作者好比上帝一般的全知视角,给我们交代出了故事开端的地点人物等,而这一段开始转为“甄士隐”这个小说中人物的梦中视角,在“甄士隐”的视角中,他看到和听到了一僧一道的对话。而“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故事则又是通过一僧一道的对话的视角展开的,因此这里又有一次叙述视角的转化。这种叙述视角的转化自然流畅,让人惊叹。

 

【批注】甄士隐梦中所见的情景恰恰就是上文一僧一道与石头对话后的故事,上文写到僧道二人携带石头“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转而叙述其他内容,而此处则通过甄士隐的梦境再一次接着对僧道二人和石头的故事叙述,真可谓巧妙。同时也就揭示了上文留下的悬念,这僧道二人携带石头将要去警幻仙子处,让石头下凡。不过由于本段采用了甄士隐的叙述视角,所以僧道二人的对话中指代石头则用了“蠢物”一词,这也就使得后面甄士隐听到感到好奇了,便有了甄士隐与僧道的对话。

 

【批注】僧道二人口中“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故事则是《红楼梦》中又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背景。神瑛侍者用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从而助绛珠仙草修得人形,绛珠仙草为回报神瑛侍者之恩情便用来世的“泪水”以报,这让僧道二人感到好奇,并借此抒发了对历来风流人物和故事的评价,当然这评价的背后仍旧还是作者,这就与前文空空道人与石头的对话就形成对照,并做了补充。在作者看来,以往的风流故事总是“诗词篇章、偷香窃玉暗约私奔”等内容,而他要写的《红楼梦》则不仅仅有这些内容,还要有“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儿女之真情发泄”等更多内容,而读完《红楼梦》,我们便能感受到,作者确实也是如此写的,一部《红楼梦》,真可谓一部封建时代的百科全书了。

 

【批注】关于“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转世身份,大部分人认为“神瑛侍者”就是“贾宝玉”的前世,“绛珠仙草”就是“林黛玉”的前世,当然也有人持不同观点。不过,纵观《红楼梦》,“神瑛侍者”转世解释为“贾宝玉”,“绛珠仙草”转世解释为“林黛玉”,仍旧是逻辑最合适的,不仅照应了文中时刻提到的“木石前盟”,也时刻与整本小说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形成对照。这块被僧道二人携带的石头也就是“通灵宝玉”,也就是贾宝玉出生时嘴里衔着的那块。石头“通灵宝玉”在小说中就是一个见证者,所以才有了“空空道人”后来在石头上看到的整个故事,这样的构思,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作者小说的架构之巧妙。

 

【批注】关于本段中的几个文化常识和典故。“风流冤家”指代相互爱恋的男女。“离恨天”,古人认为天有三十三层,最高一层便是离恨天,也常常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生离死别的境地。“偷香窃玉”,就是男子引诱女子的意思,比喻男女之间偷情的风流事。“偷香”出自《晋书·贾充传》,说西晋有一个权臣叫贾充,他有一个女儿叫贾午,贾午和她父亲贾充的一个手下幕僚韩寿相恋而私通,并且还偷了她父亲贾充的奇香送给韩寿,贾充发现后,便干脆把贾午嫁给了韩寿。所以,后来人们便把未婚男女之间的偷情,叫做“偷香”了。“窃玉”的典故不可考,大概是说一个姓郑的男子所为,也有说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携手私奔的故事,不管哪种说法,总之“偷香窃玉”一词合在一起便泛指男女偷情的风流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楼梦》精读Vol.008:第一回批注精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