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微波消融肝肿瘤

肝脏常见的肿瘤(占位性疾病),包括

肝癌、

肝血管瘤、

肝腺瘤、

肝包虫病等。

治疗方法有

外科手术切除、

介入、

生物治疗等。

微波技术的诞生,使微波消融被广泛应用于如肺癌、肝癌、肝血管瘤、甲状腺结节、肾癌等疾病的治疗。

微波主要利用微波热效应,使组织中呈有序排列的大量极性分子,随外加微波交变电场的频率转动,外加微波电场频率为2450 Hz时,极性分子在转动过程中与其相邻的分子摩擦产生热量,称为“偶极子加热”。

细胞内、外液中含有的大量带电离子受微波交变电场作用产生剧烈振动,与周围其他离子或分子剧烈碰撞而产热,称为“离子加热”,从而使组织变性、坏死,发挥治疗作用。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在组织学上分为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占73%

我国一般将瘤体直径<5 cm称为小海绵状血管瘤,5~10 cm称为大海绵状血管瘤,>10 cm称为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治疗方式主要有外科手术、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等。其中手术切除被认为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传统肝血管瘤的手术原则为:

微波消融在肝脏实性占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瘤体直径<5 cm不予处理,定期观察;

≥10 cm主张手术切除;

6~9 cm者依病情而定,如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手术:

①年轻患者尤其是育龄期妇女,瘤体有继续生长可能者;

②肿瘤靠近大血管,继续生长可能压迫或包绕大血管,增加手术难度者;

③患者症状较明显,尤其是精神负担重者;

④合并有其他上腹部良性疾病如胆囊结石等需手术者可一并处理;

⑤随访中发现瘤体进行性增大者。

2005年Herman等报道微波治疗肝血管瘤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为肝血管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具体应用如下:

小肝血管瘤的治疗

特殊部位(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和肝后下腔静脉等)肝血管瘤及大肝血管瘤(5~10 cm)的治疗

腹腔镜下微波治疗

肝动脉栓塞联合微波治疗

【肝脏恶性肿瘤】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肝移植、介入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被认为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

但,因恶性度高、病情进展快,超过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不适合手术切除。

微波治疗诞生后,部分报道肝癌微波治疗可以达到与手术同等效果,为肝癌治疗提供了一种崭新方法。

我国指南规定肝癌微波治疗适应证为:

单发肿瘤,最大直径≤5 cm;

或肿瘤数目≤3个,且最大直径≤3 cm;

无血管、胆管和邻近器官侵犯以及远处转移。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直径>5 cm的单发肿瘤,或最大直径>3 cm的多发肿瘤,微波可以作为姑息性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微波在肝脏实性占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具体应用如下:

经皮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

微波对特殊部位及较大肝癌的治疗

微波治疗转移性肝癌

微波治疗肝癌术后复发

腹腔镜下肝癌微波消融治疗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经皮微波消融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

【其他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

肝脏良性占位包括肝局灶结节性增生、肝腺瘤、肝炎性假瘤、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包虫病等。应根据临床症状、肿瘤类型、大小、部位、生长速度等综合因素确定治疗方案。

微波治疗肝脏良性占位相关的报道相对较少,郭庆等报道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腺瘤案例取得满意疗效。对于治疗肝泡型包虫病,微波消融术的原理是微波辐射引起组织中带电离子和水分子振荡产生高温,导致组织细胞凝固性坏死。

目前尚无微波消融术治疗泡型肝包虫病的相关报道,但Brunetti等提出利用射频消融将囊肿暴露于60 ℃可以破坏泡球蚴组织,从理论上讲微波也可用于部分泡型肝包虫病治疗。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微波消融肝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