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的取悦孩子,勇于说不(二)

图片发自App

案例:

三岁的威利站在商店玩具架前,哼哼唧唧。“威利,你要干吗?”威利指着一个玩具手风琴:“那个!”“不行,威利,那个东西太吵了,不能买,我给你买个小汽车。”威利开始哭: “我不要汽车,我要那个!”妈妈没理他,继续看别的架子上的货品。威利过来紧紧抱着妈妈的腿大哭起来:“ 我要那个!我要那个!我要那个!”“天哪!看在上帝的份上,好吧,我给你买。”当收银员把东西包好交给妈妈,威利伸手要拿。妈妈说:“我们到家再玩,在店里玩太吵了。”威利又放声大哭:“就要现在玩!现在!现在!”“你可以拿着盒子,但不要拿出来。”可是威利立刻把玩具  包装打开玩,妈妈则一脸无可奈何。威利来回拉玩具手风琴,发出刺耳的噪音。“好了, 威利,现在你知道这是什么声音了吧?回到家再玩,不然我就拿走了啊?”可是威利就是不听,妈妈拿起手风琴,威利又开始尖叫,妈妈只好还给他。威利又开始拉,妈妈越来越生气。“你就不能等到我们出了商店再玩吗?”威利完全不理妈妈。最后妈妈把威利推到商店外面:“你怎么就不能等到出来再玩呢?你太让我生气了!”

我们带着孩子购物也是教给孩子,金钱和购物概念的最好时机。如果我们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孩子认为金钱的来源也是没有限制的,会发展出不健康的物质观。如果威力的妈妈对取悦孩子的行为有健康的意识,又对孩子随意买东西有说不的态度,他就能表现出对孩子健康的爱,并且为孩子设立健康的界限。

想让孩子高兴是我们的天性,文慧自然地想要满足孩子的愿望。然而,如果我们通过牺牲规则和妥协来换取孩子的高兴。或者出于害怕而对孩子妥协,这时就需要提高警觉了。我们并不是说要随意拒绝孩子的所有要求,而是说当孩子的欲望要求和规则相抵触。或者不符合情形的时候,我们必须有判断能力以及有说不的勇气。

避免冲动 采取孩子预设之外的行动。

案例:

  “弥尔顿,回来把你的脏衣服捡起来,我说过多少次了,上学前要把房间收拾好!快把脏衣服放到洗衣篮里,鞋子放在衣橱架子上,外套挂起来。天哪!你都九岁了,怎么不知道保持房间整洁呀?我真不懂,你怎么搞得这么脏、这么乱,桌子上怎么有这么多垃圾!

如果孩子的行为破坏规则不合作,那么他就是在用错误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大人不假思索的冲动反应也就是习惯性的自然反应,就会强化孩子这些错误方法和目的。

在这个案例中,妈妈的这一番话恰恰证明了她想要通过语言来让孩子学会整洁的想法是失败的。弥尔顿就是要用脏乱来反抗妈妈的要求,每次他的房间脏乱就把妈妈拖进跟他的权力之争,妈妈的冲动反应恰恰是弥尔顿想要发生的冲突,因为这样她就能赢了妈妈。最后虽然有可能弥尔顿会不情愿的把衣服捡起来,但是明天或者下一次肯定又会发生一场同样的战争。

每次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做出习惯性的冲动反应是,我们几乎都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就是孩子想要的反应。虽然孩子对自己对这一点没有清楚的主观意识,比如说我们在打电话孩子在旁边吵闹,如果我们这时候做出习惯性的反应就会满足孩子要寻求关注的目的。这个案例中妈妈指责弥尔顿就陷入了跟孩子的权力之争。

在我们学的错误目的表当中有四个错误地第一个寻求过度关注,第二个寻求权力,第三个寻仇报复,第四个自暴自弃。每一个错误目的表对应的表格后都有一列家长的反应,我们需要留意到,如果我们出现了这些反应,去应对孩子的行为的时候,有可能我们就满足了孩子行为背后的那个错误目的。这样会强化孩子的这样的错误目的。每次他都会用这样的行为去寻求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从婴儿时期起孩子们就开始探索自己的个人价值,一旦他们发现找到了个人价值的方向,不论被责备或惩罚多少次,他们都不会放弃。只要他们的方法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他们就会继续坚持,不会因为父母不高兴而减弱或消失,用这些方法孩子们取得了他们想要的关注和权利,孩子并不会觉察上述心理动机和目的,通常大部分家长也不了解这是孩子试图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的一种方式。

所以我们需要观察,并且对自己的反应有意识。如果孩子的行为破坏规则不合作,那么他就是在用错误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大人不假思索的冲动反应则会强化孩子的这些错误方法和目的。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心会越来越沮丧,认为自己没有别的方式可以得到爱,得到归属感,得到价值感。帮我们留意自己的行为反应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现我们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容易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用更恰当的方式去鼓励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轻易的取悦孩子,勇于说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