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8日伤寒太阳篇学习小结(无阳证用干姜附子汤补卫气能量,从桂枝新加汤看到仲景爷爷细微的医术)

      昨天学习的几个条文也特别好,今天继续条文的学习,继续挖宝藏。

    【7.29】大下之后,复发汗,其人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内外俱虚故也。(宋本第60条)

        误治的情况,会比较难处理。在现代的话,如果患者感冒了,但是先吃了消炎药,或者是打了点滴,吃了退烧药之类的,就相当于用了下法了,会让身体阳气忽然冷掉,让邪气内陷。如果这样的患者来找你收拾烂摊子,你又给他发了汗,那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7.30】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而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宋本第61条)

      这一条引申出来的宝藏很好多呀,JT讲了一大截子内容,我先简单总结下哈:

1、 这一条是反应出人的最表层的卫气不足,出现破洞的情况,用干姜附子汤来修补卫气。

2、 “营卫的问题”确实是属于非常形而上的医学。西医的解剖学上面是找不到答案的。那在方剂中,我们有提到调和营卫,那还有需要修补营气,还需要修补营卫,那这一条就是给到修补卫气的方子。

3、 从文中这些症状来看,一般医家称这个证为“无阳证”,区别于“亡阳证”哈。其实从“昼日烦躁不得眠”是可以看出还有点卫气白天在作战,但是临床上,也有可能卫气真的不足到白天作战的能力都没有的情况,那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因为卫气是比较在白天出来在外面保护人体的,到了晚上卫气就会收回到营气中去休息了。所以白天是属于卫气的时间,晚上是属于营气的时间。那白天的时候,很弱的卫气想要跟邪气作战,可是又打不掉这个邪气,那正气不能把邪气摆脱掉的时候,人就会烦躁。

4、 “身无大热”也证明了这点,卫气不够了。

5、 干姜附子汤这个条文存在着另一个与之成对的条文,就是“热入血室”的问题,就是女人月经期感冒,往往会到少阳区块,身体会自然地把所有病邪赶到少阳区块,然后随着血出去,智慧的身体知道要把病邪转到经血中去排掉。所以当邪气跑到营血中的时候,人就会产生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白天好好的,晚上发疯。

        这是《伤寒论》中的成对的条文,一个是邪气在卫分,人白天会烦躁,晚上安静,一个是邪气在血分,白天好好的,晚上发疯。

6、 那白天和晚上症状不同的情况,JT就引申出了陈士绎的《石室秘录》中的“日夜轻重”的治法。(详见JT伤寒第四期第22页--第23页)

7、 那为什么干姜附子汤这个结构可以补到卫气?一是因为干姜附子药性比较粗糙,比较容易走到人体的最阳最表面的位置;二是附子的力量会走遍全身,可以把干姜提供的温度带到卫分去。

8、 那桂枝附子汤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把阳气带到卫分去的药,为什么不用呢?因为桂枝系的药是从太阴去支援太阳,可是这个地方的太阳最需要的支援,并不是来自于太阴,而是来自于少阴,所以这里呈现出来的脉是脉沉微的,而不是脉沉迟。

      【7.31】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主之。(宋本第62条)

      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劈) 人参三两  生姜四两(切)

      右五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个条文背后的意义和引申我太爱啦,首先是再一次看到了仲景爷爷如此“细微的医术”,从一个方剂和其对比方中就可以去看到经方研究的形而上的人体能量是存在的。好吧,我就喜欢在形而上的能量世界里玩。

        这一条学习之前,我是带着疑惑的,为啥桂林本和宋本一个去芍药,一个加芍药呢,原来在不影响这个方剂所对主证的情况下,各有存在的意义。芍药可以补肝血,加了芍药的版本适合产后或者是月经后的妇女血虚情况下的出现了身疼痛和脉沉迟,但是手脚不冰冷,否则又适用到附子汤了。那一般的感冒辩证出现了条文中的主证,可以用不加芍药的版本。两个版本都是对的,因为名字很长,所以简称桂枝新加汤。

        这个病证是在告诉我们,如何让营分的津液补到卫分去,营分中的津液也不太够了,所以要从脾脏中补,所以脉沉迟太阴的脉象。那与其相对的情况是,血分中的水分太多了,那要用泽泻汤来治,泽泻去水中之水。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年4月8日伤寒太阳篇学习小结(无阳证用干姜附子汤补卫气能量,从桂枝新加汤看到仲景爷爷细微的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