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人生还是癌症年轻化?中间只隔了个体检!

文/Dailei
未雨绸缪才是上上策!

01

前段时间医院里见习听闻,二十多岁各种癌症、心梗、肾衰,屡见不鲜,除了感叹还是感叹。一方面是《百岁人生》,癌症正在被慢性病化,人们的普遍寿命在不断延长;一方面又是各种疾病的年轻化趋势不断加剧,生活质量每况日下。

遗传+环境

每个人的基因不同,遗传背景不同导致了先天的差异;环境因素又可以放大这种差异和不平等,最终导致疾病的产生。所以,自己的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吸烟喝酒身体倍棒那只是个例,一定要参考数以千万亿的大数据才有部分意义。

疾病的防控体系分为三级,最最重要的其实是一级和二级预防。防范病因,早期预警,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真等到疾病发生,出现了很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说实话,有点晚了!所以两个字:体检!体检!体检!

疾病的三级预防

02

呼吸系统

我们医学生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肝脏外科是夕阳科室;胸外科是朝阳产业(此处不带任何褒贬之意)。传统肝癌的发生路径: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随着80后,90后乙肝疫苗的大规模普及,以及定时定点复查有无抗体,乙肝的发生率逐步下降,肝癌的病人则会减少,所以说肝脏外科未来“夕阳”。

胸外科“朝阳”则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环境问题日益尖锐。想想每年的雾霾天气,看看手机里我家乡环境评级是“危害健康”。吸进去的是雾霾,患的可能就是癌了。再加上吸烟这一不良陋习,肺癌的发生率稳步提高,日益增加。

根据我国《2018版CSCO肺癌指南》以及《NCCN临床实践指南:非小细胞肺癌》的推荐:对于原发性肺癌的筛查,基本策略是低剂量螺旋CT

资料来源:2018版CSCO肺癌指南

低剂量螺旋CT是指基于能够检测到肺部小结节的最低扫描范围和放射浓度的CT检查技术(也就是用很小的X线剂量达到同样的效果)。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年体检一次。

  • 高危人群指的是年龄在55~74岁,吸烟≥30包/年,仍在吸烟或者戒烟<15年(I类证明)
  • 年龄≥50岁,吸烟≥20包/年,另需附加一项危险因素(IIA类证明):氡气暴露史,职业暴露史、恶性肿瘤病史,以及亲属肺癌家族史,慢阻肺或肺纤维化病史。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涉及的范围很广,牵扯到胃、肠、肝脏等等。但是现在腔镜(内镜)的技术迅猛发展,很多胃肠道的疾病得以早期诊断和治疗,并且还不需要开刀。

现在的腔镜不再是以前的“吞剑”似的那种硬镜,非常的不舒服,现在的胃镜和肠镜都是软镜,有一定的韧性和弧度,可以根据人体的生理弯曲度进行旋转和调整。所以,对于经常吸烟喝酒,生活作息不规律,胃部不适的群体最好进行胃镜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癌前病变,还没有成癌的时候就把它给切了。

虽然说肝脏外科在未来可能是夕阳科室,但是我国毕竟是乙肝大国,患肝癌的基数很大。所以定期复查血中的AFP(甲胎蛋白)浓度尤为必要。AFP是最有效的肿瘤标记物,也就是说你得了原发性肝癌,极大概率这个东西在血中的浓度会飙升。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查血时查一查AFP。

肝癌诊断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心脏了,如果你经常感到心慌气短,喘不过来气,并且还胸口疼,那强烈建议你先去做个心电图(很简单的检查,也不贵)。

心电图就是在心脏跳动前,先产生电活动,心房和心室电激动可经人体组织传导体表,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心电图

通过心电图我们可以知道你有没有心梗,有没有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心律失常……各种导联,各种波形,算了,你们也不用明白,交给专业医生处理就行。最为初筛,心电图就够了,如果发现了什么重大疾病,还需要额外检查才能能够处理。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血尿、蛋白尿、疼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等。最直接有效的检查就是尿常规。很多疾病刚开始你是看不出来的,就拿血尿为例。血尿分为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肉眼血尿就是你一看就看出来了,镜下血尿是你必须在显微镜下观察才能发现有红细胞。

你有镜下血尿,但是一直没有在意过,等着疾病的发展发展,有可能都快肾衰、得了尿毒症才来医院就诊。这个时候,说实话只能等着肾源来做肾移植了。所以,体检时查一查尿常规还是很有必要的。

03

自从学医之后,每学一个病都觉得自己好像得了这个病,有点杯弓蛇影。但是,在我的不断洗脑恐吓下,爸妈也终于养成了每年体检的习惯。2018年,我爸前前后后体检了三次,没有什么大问题,仅仅是胆固醇有点高,身体还算健康。

还是那句话:防范病因,早期预警,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记得按时体检哟O(∩_∩)O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岁人生还是癌症年轻化?中间只隔了个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