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卷有益”的思考(2)



      针对第一章开篇的书单中那些技术类书籍,魏智渊老师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向老师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了“管”孩子甚至“治”孩子,还是为了教育发展孩子?是着眼于儿童当下的“太平无事”,还是着眼于儿童一生的德行养成?

      重要的是,我们打算将学生引向何方?只是维持目前的秩序,还是有更为深远的目标?

      这些问题引发我们对教育进行深入地思考,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也让我们澄清了一些认识,比如关于师生关系中,“尊重儿童不应该成为一种策略,而应该成为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之一”,教室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是师生实现生命成长的一个场。

      作者在本章最后一部分中指出,前面提到的书单中比较缺乏真正的经典书籍。真正经典书籍的阅读,是可以影响到教师的思维方式,提升教师思考力的。与之相对应的,魏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位老师的书单,这份书单着实把我吓到了!在这份书单中,既有《大教学论》《爱弥儿》这样的传世名著,也有《外国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思想史》这样的教育史学书籍,还有《普通教育学》《学记评注》这类教育学名著。看了他的书单,我坚信他绝对是一个学者型老师。前段时间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都感到有些吃力,这位老师所读的这些书更是让我望而却步。当时我想,如果这些是普通老师应读必读之书,那么我真的不配当一个老师了。好在魏老师也认为,作为普通老师,不用读如此专业、枯燥、深奥的书籍。他说,“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领域,只有围绕问题的阅读才真正能够改变实践。”还好还好啊。

      用了超乎正常阅读速度几倍的时间读了这一章,我一直在想,老师在阅读书目的选择方面就存在这么多问题,可见教师阅读的专业性问题的确值得研究,的确需要专业的引领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开卷有益”的思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