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书,那个少年

今天在网上看了一篇《金庸与古龙谁是大师?》的贴子,答案莫衷一是。倒是有个网友在贴子下面回了一句:

“你打降龙十八掌时放不放音响的?

虽然这个回答,有点答非所问,但是有股莫名的喜感在这里。在网上搜索了之后,才知道这个“音响”的段子,是因为不管是哪个版本的郭靖、乔峰,在打出降龙十八掌时,都是BGM(背景音乐)——效果全开。

不管是金庸还是古龙,现在应该已经有什么年轻人看了,他们看的是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猫腻、天蚕土豆(可能这些也不看了)。就像我的初中老师搞不懂我们为什么喜欢看武侠小说一样,我也不太懂玄幻小说。

回到金庸和古龙还流行的那些年。路上的车还很少,听歌还是用磁带,电视上只有二三十个台,播放电视剧时中间不插播广告。很少去看电影,除了学校组织的外,没有谁专程跑到县城里去看。游戏厅里的几个游戏已经玩腻了,还能干什么呢?

那就约上几个同学到中学周边逛一圈吧!总有几家租书店开在那里。价格不贵,开始的时候是三毛钱一天,后来涨到了五毛。通常只有七、八平米大小,店门口放了一个柜子,再往里放了好几排书柜,书柜间的距离,窄得容不下,一个擦身而过的爱情故事发生。

其实哪有什么爱情故事发生的可能,在书店里,男女生的区域,泾渭分明。属于女生的一般只有一个柜子,撑死一个半,琼瑶、岑凯伦、席绢,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作者。爱情故事嘛,两个人正好,三个人太挤,所以容不下太复杂的情节,每本都很薄。

除了第一次来书店的,没有哪个男生会一直站在女生书柜旁边。如果你要看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你回学校后,明显能感觉到男生们与你的距离会拉得比较远。

转到了男生书柜,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李凉、卧龙生、诸葛青云这些叫得出的作者摆在显眼的位置上,其他不入流的作者放在最下面。不过在那个位置上,也能看到“金庸、古龙”的作品,内容却是作者闻所未闻的。

不愧是武侠小说,书柜上的书多半也是被“练”过的,有些书的封面都“练”没了。要是你不知道看哪本书?只需从书柜上抽出一本“残卷”,要是看到哪本封面是店主手写的,书籍又有重新装订过的痕迹,那这本书基本上是借阅排行榜前十的地位。

我是初中住校后,开始看武侠小说的。离着学校百来米的距离就开了三四家,交10块钱的押金,就去选一本来借,每本书的后面都贴着一本表格,记录着借的时间和人,店主手上还有一本记录着,等你还了,就划掉。

忘了第一本借的是什么了,多半是古龙,他的小说句子简短,犀利有力,情节进展快。往往一出场就是高手,主人公正常的不多,不是有病,就是拽得不得了,还有跟作者一样爱喝酒。

很容易就迷上了他,一本本,一套套的把他的书借来看。那是1995年,我一周的生活费只有20元左右,不算多,但是基本上一周下来,还能余个三四元下来买点零嘴。自从入了古龙的“坑”后,生活水平直线下降,被迫从肉食动物变成素食动物,一日三餐改成了一日两餐。实在省不出来了,只能靠抢和蹭了。

怎么就这么好看!床上看,走路看,吃饭也看。情节在那里吊着我,让我舍不得放下,连上课了脑子都是陆小凤有没有发现上官飞燕的秘密?赵无忌最后有没有替他父亲报仇?

课上看书风险不小,陆大伟在数学课上看,就被老师搜走了。已经两个星期多了,再要不回来,租金算下来,够买一本新书了。可是心里有只小虫一直挠着我,它挠了挠,我痒得难受了,只好拿了出来。

这是一节自习课,班主任一直在讲台上坐着,我想应该不会这么寸被他发现。在下面看了起来,偶尔拿笔装装样子。才看了五页,忽然抬头发现他就在我六七步远的位置了。马勇牺牲了,何丰年倒下了,班主任背着手缓缓走来,手上全是搜来的书。

《白玉老虎》就摊开在桌面上,掩饰已经来不及了,我只能强作镇定,翻了一页,练习册半按在书上,对着武侠书,抄起了《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人的潜力果然是无穷的,就看你是不是身处险境之中,这可是不久前才讲的呀,我居然背着抄了半篇下来,重点的句子还圈起来作了解释。班主任指出了我一个错误后走了,居然没发现离他手指五六厘米远的地方,书中有两个人打了起来……吁!逃过一劫。

当然也有书荒的时候,想看的被人借走了。或者听了同学推荐,总是不能进入,只草草的翻过几本金庸、温瑞安、卧龙生的小说了事。就像一直是在用2.0倍速看剧,突然要回来正常速度,肯定是回不太过来。一直到很后来,才体味出金庸作品的好。

就这么看到了初中毕业。后来听同学说,其实学校是有个图书馆,那些高尚的、经典的、千古流芳的名著被锁在里面,只有领导检查时才开锁。同学们不是领导,当然无缘得以一见。

得不到世界名著的熏陶,沉浸在武侠世界恣意遨游也不错,感谢古龙和那些作者陪我走过了那段日子,有那些大侠在,才让乡村少年的青葱岁月,并不觉得那么孤单。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书,那个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