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送孩子出国读书?我们得好好聊聊

北美老坛

移民波士顿后,很多国内的朋友和同学都问我同样的一个问题:“要不要送孩子出国读书?

首先,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你可以猜到我基本上没有答案给大家。其次,我确实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所以也没有这个能力帮大家解答这么重要和高深的问题。最后,我想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到底是苹果好吃,还是橘子好吃?

 好在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和我的父亲一样,也希望我的孩子通过教育成为为一个优秀,有用的人,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一个爱自己,爱家人,爱社会的人。在养育和培养自己孩子的路上,我和太太也是一路坎坷,有快乐,有欢喜,有忧愁,有迷茫,有咆哮,有欣慰。虽然我们还在满路荆棘的路上前行,但看着他们一天天快乐的长大,作为人父人母,我们也很欣慰所有的付出。培育一个优秀的孩子,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和答案,更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我只能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自己的心路历程给大家。

首先,我分析一下大多数家长朋友的心态。基本上有这六种:

1.   传统保守型

这类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是随大流。不要和我讲这个教育,那个教育。我们小时候都是这么读过来的,还不一样好好地。别人家的孩子可以,你为啥不可以?这类家长比较认同国内的教育体制,或者说对国内教育也没有多大的想法。对孩子的教育基本就是等同学校的所有教育。

2.   现代精英型

这种类型在国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比例较大。很多父母有外企工作经历。有机会接触国外的人和事。对美好的的帝国主义有一种较大程度的认同感。我当然不认为这是崇洋媚外,反之这是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现代精英家长们有很高的教育认知,常年混迹于高端教育的圈子,各种教育理论和育儿知识背得滚瓜乱熟。很大一部分这样的家长对国内教育不满意,但又无法改变现状。有些家长会选择国内的双语,私立甚至国际学校。孩子一年的费用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还有一些有条件的家长直接考虑把孩子送到国外读初中,高中和大学。走的是洋务派!

3.   开放养猪型

这类父母有两种:

第一种,基本没有精力和财力在孩子的教育花太多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讲,把孩子送去学校,这个事情就算完了。你考几名,学习成绩好坏,对于我来讲都不是啥事情。孩子要是成绩好,继续供。孩子要是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随便找份工作。生活嘛,咋都是过!

 第二种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一种很超脱的认知,不随大流。对于他们来讲,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和学习很重要。常常这样的家长都有很好的教育背景,他们有自己独到的教育理念。对于孩子,更多的是去减压和帮助,而不是再额外给他压力。孩子学习好,他们不欢歌雀舞,孩子成绩差,他们也不会蹬鼻子来狠的。对于他们来讲,孩子是怎样就怎样?清华北大不行,那就四本,五本,六本,不都是大学生吗?

4.   虎爸虎妈型

这类家长也有两种:

第一种是自己以前就是学霸,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你要是考了第三名以外都不好意思讲。

 第二种就是自己以前读书不用功,或者自己也徒伤悲,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耽误了大好前程,现在生活不如意,很艰难。希望孩子努力学习,帮助自己实现美好的愿望。有这种家长的孩子压力最大,也最有挑战。

 不管父母是学霸还是学渣,家长的要求都是一样,你得是最好的,你得比你的同学都厉害。什么?数学这次只考了95分?以前你每次都是100分的吗?为什么粗心,为什么不是第一名?最少应该是第二,下次超过得第一名。你要这样,那清华你还有希望吗?清华门都不会让你进,就连浙大也不会要你?所以这类孩子是相当的苦逼,孩子的压力也是最大的!

5.   富豪散养型

这样类型的家长,基本就是我们国人讲的土豪。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财富带来的快感。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将来的某一天接班自己,虽然自己的文化水平不会太高,也不一定理解教育到底是个啥东西,但把孩子送出国读书本身就是一个姿态和成功者的标准。出国留学花多少钱?不要和我谈钱,我最不缺的就是钱。这类家长基本就是把孩子送出去,好车,好房先给买了,孩子的银行卡随时百万在账面上。其它的都不管了,也没有精力和心情去管。一年和孩子见个一两面。一见面,孩子:“缺钱吗?爸再给你打一百万?”

6.   随波逐流型

这类家长有一个特点,基本可以属于上面任何一种类型,他们长年游离于各种类型,有时候是养猪型,有时候是虎爸虎妈型,有时候是现代精英型,还有时候就是无所谓型。这类家长很容易被周围的人和朋友影响。看到别人怎么培养孩子,他们就照搬过来培养,一会儿看效果不好,又马上换一种。看到隔壁老万把孩子送到澳大利亚了,那我也考虑把儿子送到波士顿?我也不差钱。

那么回到问题的根本,到底要不要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什么时候送?是孩子自己一个人出去,读寄宿学校,还是我也一起陪读?

第一,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考虑要把孩子送出国外,一定要真正考虑你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家长自己的需求。说到底,最终天天去上课,在陌生环境,异国他乡的是你的孩子而不是你。最了解你孩子的是你而不是别人,孩子个人的个性,兴趣和他渴望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他是真的想去国外,还是想逃避国内令人窒息的学习压力?如果是后者,我希望你要小心谨慎,因为真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国外学习的孩子在初中开始,学习任务就开始很重了,高中更是。特别是一些好的高中或者私立高中(一般学校名字带个Academy的就得小心,这基本就相当于国内的人大附中,清华附中的...牛!)。同时我们在报道中看到一些优秀留学生的事情,但也看到一些反面的例子。所以孩子自己的需求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需要考虑的!

 第二,什么时候送出去?

很多朋友问我,如果觉得出国, 什么时候送?这个真的很难回答。如果从融入国外环境和语言的角度来讲,我认为是初中最好,因为这个时候是你的孩子真正开始交朋友和学习语言的时候,很多初中,高中的同学都会成为一生的朋友。但是从风险的角度,这个时候孩子刚刚进入青春期,懂与不懂在一线之间。如果没有父母在身边,读寄宿学校,很多未知的风险要考虑。如果是高中的话,虽然也还在青春期,但我觉得孩子会相对成熟一些,语言上可能会有些挑战,他的语言能力在同龄人中可能没有那么的流利和熟练。这可能对他在高中的学习和自信心上会有一些挑战。

 第三,我要不要陪读?

我个人的意见是条件永许,家长需要陪读。如果你觉得把孩子送出来读书,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家庭决定。家长的陪读绝对不是烧衣做饭那么简单,而是从孩子的成长和幸福感来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的父母的爱和相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需要的不光是你的财务支出,还有你的精神支出,在国外,这是你们最好的日子建立相互信任基础。

 如果条件不容许,每周的视频通话一定是必须的。如果你把孩子送到千里之外,某种程度上,你是对他要有一定信任基础的,不管他是初中还是高中。所以多频繁的视频通话是一个艺术问题。太频繁,孩子觉得你不信任他,在查岗。太久,你会觉得不放心,不知道孩子会变成怎样。在和孩子视频的时候,我的原则是多听,多问,少说。

最后我想讨论一下对孩子出国的期望。今天可能写不完了,改天可以接着写。

每一个当父母的,都会对自己的孩子有期望的,不管是美国,中国,英国,黑人,白人,印度人,墨西哥人。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是医生,律师,教授,IT精英。而这种期望,俺们中国的家长尤其明显(印度家长和我们也有一拼!)。我们的家长太过聪明,对于投资回报这样事情很精通,ROI, 净现值,投资决策树相当精通。所以我们也把这样的思维放在了孩子的教育上了。一个粗暴的逻辑:我付出了这么的精力和财力,我就要看到结果,结果还必须是短期和长期的都要有。

我们偏离了养育孩子的目的是让他成为一个快乐,健康,有学识,有爱心,有担当,有独立思想的人,长大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培养孩子不是制造一个好产品,也不需要卖一个好的价钱,也不需要这个产品和市场的所有产品都一样,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图片里的瓜子一样,每一个都是一样的,没有自己的特点和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要不要送孩子出国读书?我们得好好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