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罕的金桃

这里需要补充一些外贸基础知识。

自唐朝丝绸之路打通后,这一条道路就一直是以我国为外贸顺差的道路,所谓「外贸顺差」指的是货物贸易顺差,我们开始大量地向外输送陶瓷、丝绸等货物和商品,同时获取外汇储备(珠宝玉器),或者以茶马互市等以货易货的方式展开的。虽然中国的高品质桂皮在欧洲是以金价出售的,比其他香料要贵15-20倍。但只属于个案,香料类商品更多是进口。

  中国经济史学家全汉昇先生推测,由于与唐代外贸都须远涉戈壁大洋,西域需要负担巨额运费,而只有价值大重量小的奢侈品,才能负担得起。所以说,香料及香料所代表贵重药品,是中古时代输入中国的主要商品。

  所以,以胡椒等为代表香料,当时大量输入中国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在于弥补西域对我国的贸易逆差。美国薛爱华在《撒马尔罕的金桃》这本书里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七世纪时,撒马尔罕的王国曾经两次向唐朝宫廷贡献一种珍异灿黄的桃子作为正式的贡品,而当时就将这种桃子称作“金桃”。据记载,“康国献黄桃,大如鹅卵,其色如金,亦呼金桃”。当时进贡的这些水果是专门供唐朝的皇室成员享用的,其中有些树种还被那些长途跋涉、穿越西域戈壁荒漠的使臣商队带入唐朝境内,并且移植进了长安的宫廷果园。但是金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水果,这种水果的滋味又到底如何,我们现在已经无从推测了。

  但康国首都撒马尔罕这个陆上丝绸之路枢纽却毫无疑问是当时当之无愧的香料分拨中心和主要渠道,而各类香料从西域运来到这儿,但它最终的去处并不是停滞于长安。而是将在囊括了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的大中华经济圈里扩散。这里最主要转运的香料是胡椒,当时,胡椒的进出口量是占至所有香料品种总量的半数以上,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香料可以超过胡椒的1/10。

  那为什么东亚的人会在中唐时期突然之间这么喜欢胡椒呢?这还是要讲到胡椒的药用保鲜作用。这种香料可跟大量的盐及生姜甘草其他香料一起腌制,按《广济方》中有载胡椒理中保持新鲜主治消食的记载,这样的小颗粒有浓烈风味,再把它加上丁香,肉桂皮,小豆蔻,然后在碳化上加热,整一个熏肉,你不觉得觉得非常松脆可口。

  香料作为贵重的赠品或者是说财富积累的单位,充满异国风情的来历和昂贵的价格,会使它们觉得跟身份地位联系在了一起。同时通过大量使用香料,至少不会让这些肉制品看起来在制作时是新鲜或腌制前是新鲜的。食用时,第一次强烈味觉是会让记忆根深蒂固的,以至于只是一刻的惊喜,让人念念不忘,因为那些味道已经烙在心底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尔罕的金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