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我读《金刚经》(04)

《金刚经》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摩诃萨:广大的意思。菩萨摩诃萨是倒装句,大菩萨之意。

众生:又译作有情,狭义的理解为所有有灵性、有感情的生命。广义的理解则为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  ,那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这范围多大?①自然现象是众缘和合而生的。②精神现象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精神现象就包括我们今天所讲的不同维度空间的众生。③物质的现象也是众缘和合而生,它包括山河大地、花草树木。

所以后面所言“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就好理解,就是举例而己,反正都在大范围内,这几种“生”各种解释都有,但我觉得没必要细究。而“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则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二十八天所有有情的举例。

无余涅槃:无余者,无烦恼习气妄想之剩余。涅槃,无为、自在、不生不灭、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无余涅槃就是脱离三界,跳出轮回。

灭度:灭,就是灭其妄相,度,则为复其觉性,以明、慧灭诸痴暗之意。

相:执着形迹,心不虚空,滞而不化,谓之相也。四相解释也很纷杂,简单理解:我相为自爱其身、贪着于己,人相为执于他人,众生想为执于社会世间,寿者相则是执于长寿福报。

这一品的字面意思就是佛告诉须菩提,要降伏其心就要度尽众生,而又不能执着于度。但众生包括佛陀都不可能度尽众生后才降伏其心,而且这也艰鸡先蛋先的道理一样。所以佛的意思应是:你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就能降伏其心(发心就能降心),而无上正等正觉心就是发愿要度尽众生,就是所谓的菩萨道,这也是大乘佛教认为的大乘小乘之别。那么首先就是发大宏愿,发大宏愿佛教有专有词汇叫“发心”。那什么才是“发心”呢?

发心:也即菩提心,包括三心:(1)直心,正念真如法,与真如本体相应,不与外界相应。反闻闻自性谓之直心。(2)深心,欢喜修行一切善行,戒律是善行之一,属自利的善行,切实修学,自生欢喜。(3)大悲心,是利益一切众生之心,自利利他。

这里最重要的是大悲心,对世人(众生太广,我们只说世人)的悲悯心是一切修行的基础。

首先世人包括自己,只有认识人生的艰难痛苦,才会有离苦得乐的决心,才会想获得智慧让自己看清生命真谛的愿心。对自己生起悲悯心,才能不去沉迷于当前世俗喜乐,才能去求索生命的真理,才能住心,才能忍辱持戒精进,才会戒而能定,定而能慧。

佛教教义最值得推崇就是对普罗大众的悲悯,这是区别于其他任何宗教的。不是道家的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也不是基督教的爱世人。是悲悯,深深的慈悲和怜悯。慈悲不是情爱,他高于情爱,是无差别、不二的大爱。修行者有了对世人的慈悲,就肯定能放下纷扰,只要须臾不离,就能内不乱于心、外不着于相,那还有什么不能“降伏其心”呢?

最后分享一首《皈依发心偈 》给大家:

无上三宝佛法僧

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诸福德

为利众生愿成佛

为利众生愿成佛

无上三宝佛法僧

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诸福德

为利众生愿成佛

为利众生愿成佛

无戒90天第四期写作成长营

你可能感兴趣的:(发心—我读《金刚经》(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