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老了

      午饭后,老人们终于下了楼,我站在窗前,望着这支特殊的队伍,一瘸一拐地走进了冬日的暖阳里。他们头发花白,身材臃肿,走几步还要歇一歇,大口地喘气,无论走到哪里,这支队伍都是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他们会在阳光充足的空地上停下来,坐在自带的小马扎上――小区里的石凳对他们来说太凉了――打开唱戏机,晒着太阳,听上一段评书或大戏。唱戏机声音开得很大,往往招来三五个老人和他们一起听,但他们似乎又不在听戏,和不相识的老人攀谈起来,说说儿孙,谈谈养生,等着太阳的热度慢慢的淡下来。

图片发自App

      带队的是我的公公,今年80岁,他是一名退休老干部,也是这四个老人中身体最好的。婆婆和我的父母只有跟着公公才敢下楼,他们不会刷卡,也开不了门。公公嫌指纹不灵敏,密码字又太小看不清,我找来了钥匙,咨询了物业,才晓得指纹锁的把手上竟然还藏着最原始的钥匙孔。我教了他们无数次,公公总算能打开电视,但常常找不到昨天看过的台,有的时候一个节目也找不到,他们只有看着电视机,抱怨现在的智能电视太难用了。全自动的洗衣机和智能马桶也是他们抱怨的目标。我们常说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像他们一样,在越来越先进的设施面前,像婴儿一样举足无措。

      四个老人来了之后,我很少出门了,即便有事,也尽可能早赶回来。婆婆的身体还行,但也只限于烧个稀饭煮个鸡蛋之类的早餐,剩下的两顿饭,就全靠我了。虽然不怎么运动,但来自农村的老人饭量本来就大,再加上他们又夸我的厨艺好,不由得又多吃了一些。我尽可能地变着花样,让老人家吃得舒服一些,一般是一荤一素,两大盆菜,腊肉蒸白米饭,烧个汤,很简单的饭食,老人却很满意。荤菜要炖得烂一些,妈妈不吃辣的,先盛出一部分,再加上辣椒,另外三个老人说不辣没味道。老人们在农村,青菜是不用买的,但他们嫌麻烦,往往是怎么简单怎么来,吃饱了就行。

图片发自App

      和老人共同生活,自然有许多不便。天一亮他们就起床,说话嗓门又大,想睡懒觉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们不睡午觉,一边看电视一边打盹,电视机一天到晚是不能停的,放的也都是一些情节简单适合老年人看的节目。家里要常备有零食干果之类,老小孩自然是和孩子差不多。他们起的早睡的也早,晚饭要早早吃,老公回来得晚,我得再做一顿。打扫他们扔掉的干果壳,刷净马桶,清洗他们专用的毛巾,都要默默地进行,以免他们不高兴。这是我们的父母,也曾这样照顾过我们,要他们改变生活习惯是不可能的,迁就,也是一种尊重。

      家有老人,自然是少不了和医院药店打交道的。降压药没有了,或者哪个老人又咳嗽了,自然是我去跑腿,旁边大药房的服务员都认识我了。公公小便不顺畅,去医院拍片检查,老公工作忙,把我们送到医院门口就走了,排队交费什么的忙了大半天,好在吃了药效果还不错,不用再住院了。帮着老公的公司跑了趟腿,晚上11点钟,婆婆的神经性头疼又犯了,我只好顶着寒风,去附近的卫生所敲门。我们家的这四个老人,加起来将近320岁,他们的身体没有大的毛病,这是我们的幸运。

      这个冬天,我基本上断绝了外交,专心照顾这四个老人。他们那个年代,经历了许多难以想象的艰难,如今条件好了,他们却行动不便了。好在我早早地退了休,能够让他们度过一个安逸的晚年。前段时间考察一个社区,讲到里面的设施如何先进,老人们就医怎样方便,我就想,对于老人来说,看病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却是吃饭问题。儿女们要忙着自己的事,年迈的老人一日三餐吃不好,身体怎么能好得了?好多老人吃个馒头咸菜填饱肚子就行了,不是吃不起,而是他们行动不便了,图省事。不接触这些80岁以上的老人,很难认识到这一点。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说起她的女儿。那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小姑娘,大学和读研都是保送的,还到美国交换了一年,如今28岁了,在北京做律师,年薪四五十万。这样优秀的女儿,是人人羡慕的,朋友夫妇也很自豪。但最近,女儿要到美国去读博,因为她谈了一个在美国读博的男朋友。朋友担心女儿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留在国外不愿回来,苦劝女儿在国内读博,但孩子不肯听。朋友很难过,想自己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难道老了还要到美国去养老吗?几个朋友都在学习英语,准备去国外陪伴孩子,想到在陌生的国度,那种没有归属感的日子,朋友的情绪很颓废。这是我教育的失败,如果孩子听话,考个公务员,或者去高校做个老师,早早结婚,抱上一两个孙子,那该是多么幸福啊,朋友感叹道。

    不管我们多么不情愿,也不会阻挡孩子的发展。我们这些60后70后,青少年时期家里都很苦,兄弟姊妹又多,能够理解父母的不易,愿意照顾老人,和他们共同生活,但我们的孩子,这些从小没有吃过苦操过心的90后,还会像我们这样吗?即使孩子愿意,我们也不愿意再拖累他们。当我们老了,会怎么办呢?像儿子说的那样,买个智能机器人照顾我们吗?我和好多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约上几家经济条件相当的朋友,买上几幢别墅,可以一块玩,也可以互相照顾,抱团养老,是我们公认的理想养老模式。但也只是说说而已,这样的朋友不好找,各人的想法也很难一致。我们的父母那一代,特别抵触敬老院,我婆婆说,住在那里面等死,要儿子干什么?但我想,我们这一代,应该是能接受的。像我,虽然有两个孩子,但年轻人工作压力很大,要他们照顾我们是不现实的。我的理想,是找几个玩得来的朋友,住进条件优越的养老院,节假日的时候,孩子能把我们接回去住几天,或者来看看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老年社会,养老问题已经成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绝不仅仅是经济。汪峰的《春天里》是一首好歌,但真正把这首歌唱得火遍大江南北的却是旭日阳刚,两个农民工模样的歌手。这令人深思,可能是因为,养老问题,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一个家庭来说,都不是一件浪漫的事,特别是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民来说,更是一件沉重的事。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这春天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尽管无奈,但每一个人,都将不得不面对,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慢慢的老去。当我老了,你想过这个问题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