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日记(3)

2020年3月28日,星期六,阴间晴

今天公布的过去24小时疫情数据如下:

新增病例:83

病例总数:451

住院总数:12

康复总数:50

死亡人数:    0

这组数据反映出来的乐观情形在于,康复人数比例已从两天前的9.5%增至11.1%,两天增加两个百分点,这说明了康复人数的增长速度比新增病例人数快。而今天的新增病例人数实际上的确比昨天减少了两名(85:83),虽然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由于数据太少而没有意义,但单从数字的视觉效果来看,会让人的眼睛一亮。

人的眼睛一亮,那是由于精神振奋。今天令人振奋的另一个好消息,是总理说了一个疫情发展拐点:4月6日。我算了一下,总理是按照两个星期的时间,从封城那天(3月25日)起算,到4月6日正好14天。如果两个星期就能到达拐点,降低预警级别,这无疑是一件非常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今天是3月28日,自2月28日新西兰防线被突破至今,整整一个月过去了。我把这30天Covid-19在新西兰的传播情况做了一个模型,分析一下咱们的局势。


新冠病毒30天内在新西兰的传播模型,横坐标为天数,纵坐标为感染人数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模型。

从新西兰防线被突破到封城,一共26天(2月28日-3月25日);从封城到今天是4天,总共30天。

从第1天到第19天(2月28日-3月17日)检出病例人数不多,一共只有8例,期间南岛防线被攻破。3月18日,当基督城防线被攻破后,也就是从第20天开始,曲线开始呈上扬趋势,这个趋势只保持了5天,便进入曲线的陡升阶段。在这5天当中,也即3月22日之前,病例总数才66例。当3月23日病例总数破百时,总理敲响了封城的警钟,并于两天后正式封城。封城是3月25日,当天的感染病例总数又翻了一倍,破两百关(205)。

从模型可以看出,从第6天(3月4日)开始较连续检出病例,到第19天(3月22日),正好14天,这14天正是潜伏期,于是在第15天,就是3月23日,当天突增36例,使总数破百,封城告急。

经过5天的上扬期(3月18日-22日,模型中记录是第20-24天),曲线开始呈陡升状态,那是3月23日(模型第25天),即封城前48小时。

从模型上看,曲线陡升时间比封城早两天,是3月23日。如果采用14天的概念计算,陡升期将延续到4月4日,跟总理说的4月6日很相近。

那么新西兰最终会检出多少病例呢?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假设陡升期为14天,又假设在陡升期每天平均检出病例80例,总共会有1120例,加上陡升期前的102例,一共是1222例,这是达到峰值时的预测。当然,峰值过后还会有一些,数字会迅速降低。不过,估计总数至2000人应该打得住。

远处柏树后大片可见的白色的“方舱医院”房车

由于周末,孩子们不用做远程作业,昨天就想去看看基督城的“方舱”医院,今天就实现了这个愿望。农展公园就在我们小区后面,隔了一条高速公路,我们走到小区后门的沼泽地,就看见了那远远的大片的白色房车群,有点壮观,有点遥远,有点像梦,像幻觉。我在想,这座“方舱医院”最终能不能用得上?但至少,政府是做了努力,做了准备的。当基督城的市民看到它,心理上总能获得某种慰籍,感到安全。

God defend New Zealand

天佑新西兰

你可能感兴趣的:(封城日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