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上大学的第一年。
回想起上一次和高中朋友见面,还是临近上大学的时候。高中的时候,我有意保持孤僻,但还是忍不住交了几个朋友。填报志愿时,没有因为感情提出过要一起报学校,可能也是因为每个人的水平不同。总之,今年9月起,我们被冲得七零八落,散在各个角落。
刚进入学校时,对一切都感觉是那么新奇。新环境,新朋友,新生活。旧的东西,好像渐渐就染上了灰尘。感情也一样。并不是因为我有意疏远,只是死磕着抓住感情的我,让我感觉很疲惫也很可笑。
看到有趣的事情和她们第一时间分享,等来的可能是几个小时后的“哈哈哈”,有心事和她们诉说,总是换来的是“没事的,都会过去的”也许不是感情变淡了,而是我们,真的没有条件再像以前一样共情了。
我们都遇见了新的人和事,该如何向老友谈起我的新生活?或许,对于我这样对于感情的悲观主义者,不打扰,是我的一种倔强。
有时候,我们也会一起视频,虽然只是偶尔。谈论的最多的,是以前的回忆。好像只有当谈到这些时,我们的神情提醒我,我们的感情没有变。可是,只是时间问题吧,这样的资本也会消失殆尽。今年的12月31日,好像过得格外有仪式感,我和高中的几个朋友一起视频,跨过了零点。这次活动起源于我和其中一个朋友的玩笑话。那天晚上,我将大家拉入一个群聊。开始视频通话。大家叽里呱啦宣泄着最近的烦恼和趣事,相约着放假回家之后一起聚,一起去看望复读的同学……视频结束后,每个人都截屏发了朋友圈,一句话感慨大家之间的友情,图文发出去了,感情再一次陷入沉寂。
我们短暂的相交,再次回到各自的生活。但是有点不同的是,我随意创建的那个群聊被利用了起来,偶尔有人发两句吐槽,然后有人接几个表情包。喜怒哀乐通过屏幕传过来,最大的感觉大概就是麻木和不真实了。
从一月初开始,陆陆续续有人回家,那个群又热闹了起来,有人欢喜,因为到家了,有人忧愁,因为要期末考试,还有晚放假。人类的悲观并不相同,有人欢喜有人愁。
原本一起约好去看复读的朋友Z,最后也没有执行,小Q去奶茶店打工不能调休,而L也因为家里的种种原因无法和我碰面,Z本人说自己发烧,状态不好,这次约定算是破产了。
在家里瘫了四五天的我决定约另外一个人去母校看看--我的高中关系最近的室友T,这次见面,让我清楚的感知到,好像有些东西,真的变了。再次见面时,我们约在一个超市的门口,T正低头专心地玩着一款枪战游戏,我很惊讶,便问她怎么也玩这个游戏,印象中她是连游戏都不玩的。“暑假玩的,借别人的号,等等我哈,我马上就吃鸡了!”回这些话时,T连头都没抬一下,我有些尴尬,回了句“那我们走吧”“去哪儿玩啊?去游戏厅吗?”我假装有些嗔怒,“我不玩,你一出来就是玩玩玩,陪我说说话不行吗?”T仍然玩着游戏,和我边向前走,“行行行!”路过一个生活用品店,我便进去转了转买了些东西,她蹲在门口,继续未完的游戏。
等我买完出来,她总算能好好打量我了,我们今天的约会才算开始。让气氛渐入佳境的最好催化剂,仍然是老同学的八卦。我们各自交换着老同学和老师的动向,企图找回一点从前的温情。
“你不是想回学校看看吗,我们去吃学校外面的那家粉店好了。”T提议道,我挽着她的手,赞成了她的提议。
就像每一个看到回忆里幸福时刻的人,以为还能复刻一模一样的青春。
来到学校门口,被学校张贴的防疫告示和面容严厉的保安劝退,我们隔着防盗门,眺望着,怎么也看不够的青春。午后的阳光有点扎人,恍惚间,我以为我只是偷偷请假出了校门。午睡铃响,还有10分钟上课。
校门口张贴着我们这一届的优秀面孔,里面有年纪的风云人物,也有自己身边认识的朋友。啊,原来他考的这么好?啊,原来她去了这里…中途有大妈来问我们这届考的最好的叫什么名字,T有些记不清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我们毫不相干,但是我记得他的名字,只因努力的人真的会发光,多少次年纪大榜,他的名字赫然前列,即使是平行班出生,位置却比众多重点班的尖子生更好,这样的人,给当时在黑暗中前行的我,也是给予了一点遥远的光亮的,纵然我们毫不相识。
最终我们也没嗦粉,嘴上说的是这粉的调料太重了,其实真实是或许我们都不太想消费回忆了吧。大可不必故意为回忆镀金,也许它本身暗淡的多。
在她的强烈提议下,我们去打了场桌球,虽然我完全不会打,是第一次摸杆。然后我们去吃了点炸鸡,最后,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在大桥上,面对着夕阳,留下了几张合照。
回家后,我并没有将这些照片放在社交平台上,再配一些煽情的文字。因为这情,我好像,不太煽得起来了。
那片街道,那个建筑,那份小吃,其实,我一个人也能看得有滋有味。
至于我的那些花儿们,希望各自都能盛开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