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精致面孔下的暗流涌动

      就在现在,北京时间零点四十一分我观赏完了韩国电影《寄生虫》,这部荣获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史无前例。(文章有部分剧透 建议者慎点!!)

图片发自App


      影片的节奏不急不缓,没有一刻的多余和废话,所有的细节,包括台词、神态、动作甚至是气味都是为了后续情节所设铺垫以及丰富人物性格。

      没有以往的倍速观剧甚至偶尔跳着看剧,在百度大致了解故事内容之后我更是不放过每一个细微之处。

      不同于恐怖片,全片没有直接正面的恐怖画面(胆小如我 那个住了四年地下室的男人从地下车库上来的时候我没敢看)却让我感到惊悚,实实在在从心底冒出的毛骨悚然的感觉。


图片发自App


      人性的扭曲被打包、压缩在这部电影里,极致的向人们呈现出社会最不堪的那一面。影片反映的阶级之间暗流涌动的斗争,从一开始的“善良”“单纯”演变成刀刃相见的血腥场面,每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为矛盾的冰山加上了小雪花,直至爆发坍塌。

      两个小时多出十二分钟,不短却令人意犹未尽,这大概就是好电影的共性,深思之后在心中回响阵阵,超强“余震”。

    当那个胖胖的帮佣头发凌乱、满脸伤痕得跪地祈求他们不要透露这个秘密时,那种对生的渴望刺痛着人心却又无可奈何。

      最终,富人们在他们“精致的”利己主义下,一步一步将自己反向推向奔溃的深渊,新闻报道中用“为人温和”来形容有钱人家的父亲好像无可辩驳但却蕴含着莫大的讽刺。那些看似没有杀人动机的杀人案件下藏着人性最不愿看见的丑陋,和选择性忽略的“为富不仁”。


图片发自App


      故事的最后,四口之家的男主人公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躲进了暗无天日的地下室,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因果循环,轮回报应,生生不息......好似《恐怖游轮》中永远走不出的心魔,令人不寒而栗。

      最后的最后,那段只有极少数人读懂的摩斯密码和看起来接触不好一闪一灭的楼梯吊灯,成为了“儿子”和“父亲”的独特交流方式。


图片发自App

      “好的电影,要么将你填满,要么将你掏空”,这部电影做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寄生虫 精致面孔下的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