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深露重秋意浓—今日寒露

长假第八天,也是最后一天。
阳光下,有秋天的味道,冷风吹来,还是有寒意阵阵。南方的秋天不算太冷,还没到深秋时节,早晚却也要添秋衣了。


当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阳历的10月8日左右。此时在地球北半球人眼里,太阳又向南移动了一大步。太阳给北半球的能量更加少了,北半球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这个时空节点,中国的先哲命名为寒露,以表明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是为寒露; 一到寒露,天气渐寒,白露将凝结为霜。 在北方,最后一拨鸿雁开始列队南迁, 更有漫山菊花盛放,白云红叶两相辉映; 而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故古人曾有诗言“红叶深秋凝景象,蝉噤荷残偶见霜”,说的就是寒露时节。
“知寒”和“添衣”,大概就是寒露的标签了。寒意随着夜晚的凉风,一丝一缕的在不经意间侵入了我们的生活。
寒露有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从白露节气开始,鸿雁便开始排成一字或人字形向南迁徙。到了寒露,是最后一批了。古人称后到的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天冷,风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出现的蛤蜊,贝壳上的条纹和颜色都与雀鸟相似,便以为雀鸟入海化为了蛤蜊。


三候,菊有黄华
“华”便是花。此时菊花开放,“有暗香盈袖”。菊花的香气盈满衣袖。玉簟秋凉,夏远走,秋转凉。
古人对物候的看法及其重要,如果这三个物候不出现,民众有不驯服者,季节会错乱,阴气不够,土地不能耕种。


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叫《雁南飞》,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大雁,排着长长的队伍,向南飞去,那镜头真的很美很美,歌曲更加委婉动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至今不忘。
虽然生活中从来没有见过大雁南飞,却知道,当大雁要南飞的时候,天气也就要冷了。


秋天的菊花,总是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苏州园林也会在每年举办菊花展,爸爸最喜欢的就是菊花,每次有菊展的时候,都要让我们陪着去观看,可惜,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菊花,每次看菊花都无精打采,后来再也不肯陪爸爸去了,如今想来,甚是遗憾。
虽然不喜菊花,却极为喜欢陶渊明笔下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最喜欢的就是陶渊明的生活,一生保持自己内心的一份平静,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是自己所向往的。
寒露时节,差不多都是重阳节。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
今年的重阳节来的晚,是因为闰四月的关系,所以寒露时节,离重阳节还有一段日子。
只是我从来不去登高,不喜爬山,也爬不动山,早就摒弃了登高活动。


寒露时节,有很多的习俗,尤其是养生,似乎又到了这个时间点,喝寒露汤,吃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
有个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今日是长假的最后一天,秋高气爽,阳光很艳,天空很蓝,大朵大朵的白云,漂浮着,游弋着,风很大,吹的树叶哗哗作响,来到户外,带着圆子与狗狗们,感受蓝天下的风,感受秋天寒露时节的凉意,感受一种宁静的生活……
秋已浓,秋风不动声色地穿过时光的缝隙,凝结成寒露,带着生活的一份美好,一份内心的安宁,不由感叹:原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2020.10.8
17:17

你可能感兴趣的:(寒深露重秋意浓—今日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