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篇1--4章复习
一、《论语》二十篇篇章主旨
学而第一:总论。提出下学上达,至于圣贤君子。
为政第二:为政关键在于社稷领袖需要具备君子人格,最终的实现方式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八佾第三:礼的专论。礼的本质,圣人引导社会的方式。
里仁第四:仁的专论。仁应该是圣贤君子所具备的人格境界。
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延续《里仁》,具体评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以警后学从不同方面辨识“仁”“道”“君子”。
述而第七:孔门心法。对前六章的综合拾遗,未尽处再补充描述。“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
泰伯第八:对《述而》夫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等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子罕第九:表述夫子之为学追求和教学特点,有特殊意义。
乡党第十:夫子随时示现其人格境界的不言之教,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些描述活泼泼地,是言谈论述所不及者。
先进十一:先进后进既是对古代淳朴和当时礼乐的对比,也是对弟子们先进后进的品评,开启了后面几章的脉络。
颜渊十二:颜渊,德行科“先进”代表,承接先进篇。论述“克己复礼为仁”。
子路十三:子路作为政事科“先进”的代表,承接先进章。政事的关键在于先之劳之,身先示范,举贤任能,正名正礼礼乐。
宪问十四;持续下学上达成就仁者境界,安人安百姓。
卫灵公十五:孔子以“一以贯之”的境界,进退处世。
季氏十六:从为相的角度论述如何以君子的标准指导个人修行。
阳货十七:承接《季氏篇》“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展示孔子在当时艰难的环境中依道而行。
微子士八:列举古今圣贤、隐士,对比凸显孔子的品格。
子张十九:孔门主要弟子的个性及境界介绍对比。
尧曰二十:夫子智慧来自上古传承,知命、知礼、知言。
二、《先进篇》的地位作用
邢昺:“前篇论夫子在乡党,圣人之行也。此篇论弟子,贤人之行,圣贤相次,亦其宜也。”
朱子:“此篇多评弟子贤否。凡二十五章。胡氏曰:‘此篇记闵子骞言行者四,而其一直称闵子,疑闵氏门人所记。’”
先进一篇的宗旨:通过个人行为和风度体现其境界。
《先进》篇中所举品评,计有夫子之真、颜渊之德、闵子骞之孝、南容之谨、子路之喭、曾参之鲁、子张之辟、冉求不义、子贡伶俐,而以曾点收束全篇。
通观《先进》一篇,列举了质与学、情与礼、德与才、内与外等等不同方面的事例,来说明孔子的野人--君子观。盖孔子主张学(礼乐),又主张中和,故有“过犹不及”之议。
三、1--4章内涵
【原文】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11.2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11.3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前面两章,大概划分了“先进”“后进”。但到底这个线怎么划的、划在哪里,注家众说纷纭。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里在字面上的模糊,反映了语录体本身的局限。就是说,除非孔子亲自做过具体说明,弟子们要想从他说过的话里面找到完全合乎需要的准确记录,是有困难的。所以编辑者需要从不同时间场合的语录,去想办法弥补。这就可能造成局部的不完备。
品性质朴,利于信受专注孔子传授的核心要旨;由于质朴,闻斯行之,功夫落地;由此专注,容易打破现有知识和现实利益的局限去追求上达大道的目标。这在后代也有意义。人不能成就,往往是因为过于小聪明。
“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为什么无所不悦?因为心心相印,步步上达天道之门。所以闻“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毫不怀疑。闵子骞“言必有中。”经学比较重视“仍旧贯”,我以“言必有中”“訚訚如”,显示上达而有原则。心中有一物,可以做得主宰。
《先进》的篇旨,可以看第一、二章。第一章对比先进与后进,注解说:先进与后进,一是指上古与当代。二是指弟子们入门有先后。
从第一种理解,可以了解孔子更主张上古贤人淳朴仁爱的品格。因为“人而不仁如礼何”。这可能是孔子最初讲这段话的意思吧。从第二种解释:可以看作孔子看待弟子们的一种态度,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编辑者借用第一章来说明夫子如何品评弟子。那么谁是先进,谁是后进呢?和第二章联系就清楚了。所以两种解释同时都是有意义的。
第二章举出的十哲,仔细看看。就是在下面全篇,以及《颜渊》《子路》篇品评弟子的一个脉络。据钱穆先生《论语新解》,子游子夏虽列在十哲,但没有跟随去陈蔡,应该算是后进。我们看到品评弟子,是德行科的颜渊、闵子骞和政事科的子路冉求。下面两章也是依德行和政事的弟子来排。那么我们读进去,要看看孔子与弟子们之间这种密切的生动的联系。看看夫子为什么会喜欢先进弟子,这同时也是帮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孔子其人,了解他的人格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