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吊死煤山后,李自成进入北京,是怎么对待崇祯的尸体的呢?

公元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围困北京城。十八日晚上,崇祯第一次登上煤山,远远看见城外,以及闯军主攻的彰义门烽火连天,喊杀一片,人心惶惶,自知北京破城在即了。


遣散三个儿子,令后妃、公主自杀

回到皇宫后,糊涂了一辈子,这时候脑子也是稍微清醒一点,但是眼光是真的瞎。派人将太子送入成国公朱纯臣家中,希望他能够率领京营军队保护太子朱慈烺。

也是怕被人一锅端了,将另外两个儿子永王、定王送到了周奎、田弘遇府上。没想到这三个全都投降了,最后的这一步也是崇祯这一生的写照,眼瞎得一逼,重用的每一个好货色,好人也是被他早早害死。


处理好了儿子的事情,转身对周皇后说,你是大明的国母,应当殉国,以免被敌人欺辱。周皇后也是贞烈女子,告诉崇祯,这么多年,你没有听过我一次,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但是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我听从你的意思。周皇后回到寝宫后,自缢而死。

皇后死后,崇祯又命令袁贵妃自杀,然后挥剑砍死了15岁的长平公主和6岁的昭仁公主。处理完这些后,又命人催促天启的张皇后自杀。到此,宫中有身份的女眷全部死亡,算是保全了崇祯最后的颜面。


众叛亲离,突围无望,煤山自缢而死

三月十九日凌晨,李自成率军攻克彰义门,杀入北京城。此时周围无人的崇祯不用再装逼了,想突围而出了,手持三眼铳亲率数十名太监企图从东华门逃出。结果可能是闯军已经开始向东移动,也有可能是守军故意不放他走,应该是守军故意的可能性大。

转向齐化门,也就是后来的朝阳门,结果朱纯臣根本不接纳他。最后逃向安定门,结果守军已经逃散,大门被锁住了,开不了,崇祯已经无路可逃了。


等到快天亮的时候,他没有办法,重返皇宫,这时候不知道崇祯是怎么想的,在前殿敲响鸣钟,想要召集群臣。却没有一个人来,脑子装的是屎吧,估计就是,你自己都逃不出去,城内已经一片乱军,群臣就能进得来?

奸臣已经在准备投降了,忠臣也是因为各种阻隔进不了宫了,他最后还憋出了一句“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就这种人,就应该让魏忠贤早早掐死算求了,误国误民啊。就他这变态的心理,召集群臣,目的就是想让大家伙都死他前头罢了,结果没人陪他演这出。

眼看北京彻底陷落,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再次爬上煤山,找了一颗歪脖子树,自缢而死。死时身穿蓝袍,光着左脚,在袍服上写下“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李自成以礼葬崇祯,礼待太子朱慈烺

闯军进入北京后,于三月二十一日发现崇祯的尸体,起初李自成将崇祯和周皇后的尸体和棺椁移出紫禁城,放在东华门外,前来祭拜的大臣寥寥无几。

“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余皆睥睨过之。”

之后又有当地百姓请求李自成安葬崇祯帝后,被李自成找到的太子朱慈烺也要求李自成“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于是李自成以礼将崇祯和周皇后安葬在已故的田贵妃墓中,三人合葬。清军入关后,重新整修命名为思陵。


崇祯期望朱纯臣保护的太子朱慈烺在李自成进入北京后,被献出来,朱慈烺问李自成为什么不杀他,李自成认为朱慈烺无罪。然后将朱慈烺送入刘宗敏的军营中加以保护和看管,此后李自成东出与吴三桂、满清作战,据传朱慈烺也随军出征,到李自成兵败后,朱慈烺至此失踪。

李自成为什么要厚待崇祯和朱慈烺,主要原因是他们还有利用的价值,李自成还需要用他们的名号来逐步占领南方的土地。另一方面虽然李自成已经打败了北方的主要明军,但是南方还有规模庞大的明军,控制着朱慈烺,还能让南方的明朝势力产生分裂,更有利于自己接下来的行动,这也是李自成要厚待崇祯和朱慈烺的原因。


诸臣真的有负崇祯吗?

京师的群臣听到崇祯死难的消息后,东阁大学士范景文及其妻妾投井而死;户部尚书倪元璐和其一家十三口人,自杀而死;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坚守正阳门,死于城门之下,其妻何氏儿子孟章明,儿媳万氏均自缢而死。

左都御史李邦华,副都御史施邦昭,大理寺卿凌义渠,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左谕德马世奇并其妾朱氏、李氏等共赴国难的大臣有五十余家。御史王章、赵撰城破后,痛骂闯贼,死于乱军之下。


大明朝到最后一刻,还有无数的重臣良将,但是却都未能获得崇祯的信任和重用,他的眼光甚至还不如妇道人家的周皇后。而他重用和信任的却都是高起潜、杨嗣昌、魏德藻、田弘遇、左良玉、朱纯臣这种投降比吃饭都积极的货色。

在所有的选项中,他都能非常巧妙地选择最错误的那一个。大同、宣府失陷后,范景文建议坚守北京,等待后援,又有人建议南撤南京,保存实力,结果他谁也不听,左右摇摆,错失战机,致使北京防御空虚,最终亡国!


你可能感兴趣的:(崇祯吊死煤山后,李自成进入北京,是怎么对待崇祯的尸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