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利己”不是一种长处?——读蔺相如史实及其历史评论有感 江俞乐 181309

    “利己主义者”,这在当代毋庸置疑是个略带贬义的词,也在千年来被众多忠贞爱国的士大夫阶层在评述历史中冠以蔺相如的罪恶形象。但是“利己”,真的如此罪不可恕吗?

    余党绪老师曾写过《蔺相如:一个汲汲于功名的战国士子》一文,并在文中说蔺相如“原本是个汲汲于功名、为自我实现而奔走的战国士子”。我非常认同这一观点。这必须说到蔺相如所处的时代背景。战国时代,各国纷争不断,战乱频频,各国士人选择背井离乡投奔别国,既为自己的生存考虑,也为宣扬自己的政治见解、实现人生抱负而努力。其中,赵国多招纳“辩士”,从文坛到政坛皆是注重嘴皮子功夫。而对于蔺相如这个能言善辩的外交人才,赵国无疑是个展现其才能到极佳平台,说他是“利己主义者”一点也不为过。

    但我认为,这样的“利己”并非贬义,而只该是个客观的中性词。从事实上讲,蔺相如在与秦的博弈中巧妙地做到了“知己知彼”,正确认识到秦虽与赵处于对立面但还无暇攻打赵国的当局局势,既守住了赵国的底线利益,又不至于彻底得罪秦国,他的“利己”为赵国带来了外交上的胜利。秦后来攻赵,这是蔺相如被后人诟病为“莽撞”、“罔顾国家利益”的点,但秦强赵弱是事实,吞并弱者是强者秦国早有的想法和正常的做法,怎能归罪于蔺相如一人呢?而从时代背景上说,蔺相如虽是为自己奔忙,可他的确有外交上的实力、过人的胆量和卓越的远见,若说他卯足了劲攀上政治舞台是“利己”,那默默掩饰自己的才能岂不是“屈才”?他一没叛国二没犯罪,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而不懈努力,这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值得赞颂学习的人生态度,凭什么以“目的并非为国”来定他的罪?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蔺相如的“利己”都护了赵国一时,他的成就不应被历史否认。

    古代士大夫阶层不屑地指责着蔺相如“利己”,却忘了一个事实:乱世英雄,正是包括了不少奔赴各国的士人,他们救所投奔国家于危难之中,让万千百姓得以保全性命,这其中守护的可能是士大夫们的国家与祖先。他们在实现自身抱负的同时为一个国家做出了贡献,相比于有不少士大夫喊着爱国的口号、指责他人的目的不够高尚,却无所作为——一种能干实事,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谁是谁非,世人应有定数。

    蔺相如是“利己”之人,当今有才能的企业家、政治家等也有不少属于“利己主义者”。但我们也该认识到,在“利己”与“利国”不想冲突的情况下,“利己”也不失为一种长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说“利己”不是一种长处?——读蔺相如史实及其历史评论有感 江俞乐 18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