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道德经》第73天

共学《道德经》第73天2022年4月29日

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

【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①。此两者,或利或害②。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③。天之道④,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⑤而善谋。天网恢恢⑥,疏而不失⑦。

【译文】

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注释】

(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敢,勇敢、坚强;不敢,柔弱、软弱。此句意为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命。

(2)或利或害:勇于柔弱则利,勇于坚强则害。

(3)是以圣人犹难之:此句已见于六十三章。

(4)天之道:指自然的规律。

(5)繟然:安然、坦然。

(6)天网恢恢:天网指自然的范围;恢恢,广大、宽广无边。

(7)疏而不失: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解读】

本章中老子继续宣扬“无为”“不争”“不言”的思想。老子讲了自然无为的人生哲理。细细读来,颇能启迪人的心灵。

老子指出,天之道主张不敢、不争、不言、不召,但又善胜、善应、善谋,有利于人,能自动发挥作用,因此,大道无为而无不为。有人认为老子只注重自然规律,而忽视人的主观因素,不讲人的主观努力的作用,是在宣扬退缩、胆小怕事的生活态度和命定论的思想。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老子所宣扬的是自然规律,人们立身处世不可以违背自然规律,勇而敢是不遵循自然规律的肆意妄为,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勇敢坚强的含义。勇而不敢是顺应自然规律,不以主观意志取代客观实际,并不是懦弱或软弱的代名词。

本章第一层意思是柔弱胜刚强,第二层意思是天道自然。这两层意思之间是相互沟通的。老子认为,两种不同的勇,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一则遭害,一则存活。“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只要依照自然的规律变化和发展,都会有好的结果,不会有什么漏失。

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柔弱不争的。他说,勇气建立在妄为蛮干的基础上,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勇气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上,就可能活命。勇与柔相结合,人们就会得到益处,勇与妄为相结合,人们就会遭受灾祸。同样是勇,利与害大相径庭。

老子的主张是很明确的,他遵循自然之道,贵柔弱,不贵强悍妾为,责卑下,不责高上贵重。而自然之道是不可违背的。

【例说】崇祯亡国

明代亡国之君崇祯皇帝一直以来被许多人所同情,认为明朝之所以亡于他手,并非是他个人的过错。还有不少人认为,他本人是一位助精图治,颇有作为的皇帝,只是因为当时明王朝已经日落西山,大国将倾,无力回天而已。这种观点是很值得怀疑的。清军入关之初,打的是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并试图通过对崇祯皇帝的尊崇笼络汉族人心。因此修史时对崇祯有许多刻意美化的地方,这是一个大背景。下面,我们就具体的事实来进一步分析一下崇祯失国。

即位之初、崇祯皇帝确实有过一番作为,那便是兵不血刃地铲除了魏忠贤宦官集团。当时,崇祯皇帝的威望达到了顶峰,被称作“圣人出”。但是除这件事之外,他的行为便乏善可陈了,那些所谓的励精图治之举事实上都存在诸多疑问,都只是做了一些表面文章,实质上并不符合真正的治国之道。

崇祯皇帝最为人所推崇的便是节俭。史载,崇祯自登基以来,始终保持俭朴的美德。当时担任翰林院编修的吴伟业这样记载:后官每月、每季的礼仪性宴会,以前外戚或者出嫁的公主都要按时送来食品,崇祯皇帝即位以后,专门下旨予以禁止。崇禎在朝堂上的衣服有时竟然打着补丁,据说有次他在朝堂上时,穿的内衣袖子破损不堪,露在外面很不雅观,只好不时把它塞进去遮掩。有时,连他的袜子也都缝上布袜底。崇祯十六年,考虑到财政困难,崇祯还宣布他的膳食费用减去一半。崇祯还曾经下令,让后宫宫女学习纺纱技术赚钱,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应该说,作为一个皇帝,所做的这些事情看上去着实令人感动,但是,当我们看到另一部分事实的时候,就要产生疑问了。史载,当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军队开进北京之后,发现这样一个“节俭”的皇帝,在后宫中竟然养着3万多名宫女嫔妃。同时,在崇祯的私人银库(区别于属于国家的国库)中,竟然藏有白银3000余万两、金150万两。在当时,国家财政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李自成围困北京时,调山海关的吴三桂进京勤王需要100万两的军费,国家财政拿不出,崇祯竟然都舍不得将自己这些发霉的银子拿出来。由此,对于他的“节俭”,恐怕我们要打个问号了。

此外,不少人认为崇祯是个勤政的皇帝,所谓“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但在事必躬亲的背后则是他的刚愎自用,急躁多疑。在他铲除了魏忠贤宦官集团之后,因为不信任大臣,他又重用另一批宦官,让他们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的大权。大批宦官被派往各地,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更有甚者,他还派宦官总理户、工二部,将户、工部尚书搁置一旁,致使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剧。

而崇祯的另一个重大失误便是中了满族人的反间计,冤杀名将袁崇焕。在外患加剧的同时,内忧也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李自成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势力越来越大,明军“剿匪”屡屡失利。虽然李自成农民军开始进逼北京城,崇祯也还是有希望的,但是他却因为跟大臣们玩弄“小聪明”,断送了这最后的希望。为了对抗李自成武装,崇祯想到了能征善战的吴三桂。吴三桂继袁崇焕之后镇守山海关多年,一样将皇太极挡在关外,实战经验和能力都十分了得。调此人来指挥军队对抗李自成,不失为一计良策。但就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候,崇祯又打起了小算盘:把吴三桂调进关,就等于把宁远放弃给清兵,他不愿担当这个丧失国土的罪名,便和兵部尚书陈新甲秘密商议与清军议和,然后再调吴三桂和李自成作战。但是,没成想这件事走漏了风声,崇祯奸猾,又不想担当“媚外”的罪名,竟然立即将陈新甲处死了。这么一来,谁还愿意跟崇祯戮力同心?本来就和崇祯离心的大臣们对政事更不上心了。最后终于决定下来调吴三桂进京勤王,朝廷却拿不出那100万两饷银。崇祯舍不得拿出他发霉的私房钱,竟然要大臣们捐钱。大臣们也都不愿买账,最后拖拖拉拉几个月,等吴三桂率军出发时,北京已经陷落了。

崇祯皇帝绝望之下,砍杀了妻女之后在煤山自缢。有意思的是,他在临死前咬破手指还给李自成留下了一封血书,称自己并非亡国之君之所以有今天,都是臣下所误。考虑到前面所说的崇祯行为,表面上看,崇祯的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分析的话,并非如此。崇祯的节俭、勤政等,只不过是一些表面文章罢了,而在真正关键的地方,他并不是一个明君。按照老子的标准,他后宫嫔妃众多,乃是一种“多欲”;其性情多疑,猜忌别人又急于求成,显然也违反了老子所说的“躁胜寒,静胜热”的原则,其刚愎自用,又不辨忠奸,显然不具备老子所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智慧。最后。他想要跟清军和谈又不想担当坏名声,在密约泄漏后又杀兵部尚书以保全自己的名声,完全是一种“以智治国”的策略,导致臣下也都跟他要心眼,朝廷完全失去了凝聚力,等等。总之,关于崇祯亡国之因乃是其时运不佳,大臣无能,而其本人则无力回天的说法,是很可持保留意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学《道德经》第7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