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争,向后认

进与退之间如何获得权衡。

昨天朋友伤感地和我说,终于懂得有些事不是努力就可以,例如爱情,她用尽了所有力气,只换来一次次伤害。那么骄傲和坚持的人,不得不承认这次输了。

有人说《无名之辈》说的是放下尊严,学会与自己妥协的故事。眼镜拼命想展示自己的骄傲,却不得不对自己的担小莽撞妥协;嘉琪那么骄傲,也不得不接受自己身体的无能为力。

“命运从不妥协,能妥协的只有我们自己” 。旁观者的我们总会感性地期待大头带着真真在老家平静度日,嘉琪就在煤气中睡去或者和眼镜相伴左右,马先勇当上协警,家境好起来了,和女儿好好生活。然而,憨匪们依然要面对法律的制裁,马先勇也没有当成协警。

所以大家就感慨:“千变万化的是人心,纹丝不动的是命运”  “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接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   这话应该想表达的是:面对无法改变的,要学会妥协。可仔细品品这个故事,结合自身,我看到的却是:人一定要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面对自己想要的,要遵循规律去获取。

人活着,肯定都是想办法让自己更轻松,才有力气撑下去。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乐观豁达的人要么不想那么多,要么清晰地认识了自己,接纳自己的一切,内外身心达到契合舒适的状态。电影中的嘉琪显然还没从自己瘫痪这件事中走出来,也没有接受看似无用了的自己。而接纳自己,其实也并不算是对命运的妥协吧。而眼镜、大头、马先勇他们,也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吧,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有勇气,是否适合自己想要的那个角色,也不了解外在世界运行的规则,没有以恰当的方式去获得自己想要的。

这怎么就叫命运了呢?怎么就算是对命运的妥协了呢?马先勇真的足够想当协警,笔试考试中也可以拼命努力,寻找方法,提升文化水平的吧?眼镜大头,如果社会有他们的立足之地,好好打拼,总有自己想要的生活的。

其他人的领域我不了解,但现在越发相信,很多我们以为的困境,其实只是都有相应的方法去解决的。例如爱情,我们都以为它多虚无缥缈深不可测,可你只要多看看恋爱类的书籍,了解男女思维的差异,了解对方的性格类型,对症下药,你收获爱情,或者维持感情的机率就会大很多。还有育儿,婚姻关系,个人成长,等等。。我们都困在不知道自己懂得多少,不知道要去寻找方法,自己深陷其中,还相信都是命运捉弄。

延伸而来,职场上也一样吧,销售是有方法的,谈合作是有方法的,经营一些公司也是有方法的,就连马先勇一直考不过的试,方法也多得很。人生中很多你想要的结果,很多时候决定于你有没有看清背后的规律。那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依然在苦苦挣扎呢?因为这些方法并不是直接放在你面前的,有时需要你费尽心思去寻找,有时需要你付出一些代价来换取。富人的小孩为什么培养的后代都比较自信?因为他们人生前期几乎都不为成长困扰过。

也许你会说,职场和学习上存在规律什么的就罢了,爱情和亲情也要谈规律技巧,那还是我吗?把套路用在爱情上,还有真心可言吗?这里又突然想到马东感叹的那句:年轻时我们想要成熟,成熟后又想回到年轻时。所以体验过后收获的感悟就是我们本该学习的所谓“技巧”啊!如果我们不主动提前去获取,最终就要靠时间,甚至是失去更多的代价学会它。

回到前面说的关于妥协,关于退的部分。现在的自己还是倾向于前进,年轻时右一点,但不是鲁莽固执的前进,必须要深入去了解本质的规则,顺势而为,在掌控局面的情况下徐徐图之。

就像另一篇文中提到的:

“我在想,世界末日,一旦接受这个设定一定发生且为真,那真是一件丧到极致的事情了,我还能怎么办呢?只能这样了不是吗?不光是世界末日,平日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逻辑:碰上了--没办法--掉头走--开始沮丧……工作会这样,恋爱也会这样。我们很容易缺乏一种叫做:这件事有困难,但我能改变,而且我要去改变的思路。知难而退成了一件常事,也许还被夸为智慧。可生活的真相不是这样,它不会因为我们的退让收回加于身上的苦难,也唯有接纳和奋力前挣才有可能打破它。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是真正的丧:失去了主动活着和争取的意识。”

我们会带着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寻找恰当的方式,去拼。至于结果,经历这些后就到左一点的年龄了,不可改变的, 自然接受吧。

(关于嘉琪和眼镜这段突然有了新的联想,对于她的状态,当事人当然最痛苦,旁观者也不好受,若我是她,肯定也恨不得可以自我了断。但理想化看,最好的状态当然是她能接受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到快乐和生活下去的勇气。现实中面对瘫痪的患者,医生或亲人所采取的方式都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安慰。可感情的产生很奇怪,它来自某个突如其来的时刻,被彼此刺破自己的尊严,帮助自己完成愿望。。在这个过程中,尘封的心被打开,又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很多电影描述关于患者的救赎都来自某个出其不意的相遇。是啊,也许走出去呢?也许,再等等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前争,向后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