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信念

刚刚看完武志红公众号的一篇文章《中国人最缺的教育,是学会浪费时间》,看完后我立刻打开电脑,想写写我的感悟。

认真想想我们为什么不敢浪费时间呢,说到核心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时间就是金钱”。自从我接触时间法则,她宣扬的核心理念是“时间=艺术”。

改变信念是很难的事,“时间=金钱”的想法根深蒂固。每每到寒暑假我都想让乐乐抓紧时间做更多的事,但乐乐知道自己想要的,她只想跟着自己的节奏走。再加上乐乐的印记是韵律的红龙,红龙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滋养自己。正是因为她的特质,乐乐的很多举动都很挑战我,她喜欢玩(红龙的挑战印记是蓝猴),想着各种法子玩,在我眼里这真的很浪费时间。

但欣喜的是她想做的事都很专注,而且特别执着。每每这时,我就宽慰自己,她是在浪费时间,而浪费时间的判定标准是我的标准。在这些过程中她享受了很多乐趣,她喜欢各种探索并乐在其中,这个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好的品质。所以我经常告诉自己,要接纳孩子浪费时间,让孩子不再按照我的标准而机械地生活,我要尊重他们有着自己感知时间的方式。

和乐乐相比,我是特别无趣的,有时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我失去了很多感知能力,又太执着于结果。很多时候我不懂得浪费时间、不懂得去享受生活里的情趣!

《学会浪费时间》的文章里写到高晓松从北欧回来后的感受,他觉得他的内心很丑陋。北欧人聊文化、聊音乐、聊电影、聊爱好、聊生活,聊家庭,他们不聊金钱、不聊地位、不聊你读过什么名校。

北欧人是最会浪费时间的。的确在我眼里是他们是会生活的,懂得享受生活里的乐趣。我曾经有过两段长的时间在瑞典培训和工作,他们让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晒日光浴,慵懒地呆在大自然里;孩子们在自然里各种探索,大冬天穿着连体衣在雪地上摸爬滚打,玩得特别天然;他们自己刷房子,自己给自家的小船补漆,他们在夕阳里海钓,他们改造老爷车......最惊到我的是我的同事自己做橱柜;他们花大把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圣诞节的哥本哈根大街上空无一人,圣诞节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在我们眼里他们很浪费时间,但他们只是在按照他们的信念系统生活,和自己在一起,和家人在一起,和自然在一起。自从接触时间法,我更加懂得北欧人的时间信念。他们的评价体系和我们的不同,他们花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没有“有用的、有价值的”普遍标准,他们只是在按照自己的时间信念来生活。对于时间信念来说,这里边没有对错,只是优先权不同罢了。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感知时间、感知生活,父母的信念系统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时间信念从“时间=金钱”修订为“时间=艺术”,我们会更多地感受到生活中的艺术感和幸福感,我们的孩子会和我们一起感知。他们不会过多地评判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是否在创造价值,他们只需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时间就好!我想这会是更健康的时间信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间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