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壹课的鹿鹿。
寒假已经开始了,长达几十天在家的肥宅日子即将在全国各地完美上映,虽然大家的生活都不一样,好在大同小异相差无几。
每次放假前夕,本能反应是十分开心的。甚至已经美滋滋筹划好了回家之后躺在床上玩手机,不用早起,每天吃吃睡睡躺躺的小日子。
那属于美好设想的一部分。
实际上,任何一个玩手机再快乐的肥宅,都在第10天左右会玩腻手机和游戏。
当然,来自爸妈的嫌弃在第3天就已经开始了:
“都12点了还不起床吃饭啊?”
“你穿个这么薄的衣服不冷吗,再穿个毛衣。”
“地都那么脏了,这么大个人了就不能勤快点,天天打游戏当饭吃?”
“隔壁小源天天做饭收拾家里了,你咋就这么不懂事呢?”
在家待一整天不出门:
“这孩子天天在家待着怎么不出去走走呢?”
出门玩了一整天之后:
“天天往外面跑也没见你回家陪几天爸妈。”
大多数人和爸妈的关系是个迷,不在一起的时候会想吃爸妈做的菜;一旦回家没几天就被嫌弃,张口闭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似乎自己才是那个捡的。
同学聚会现场,三五一群,四六一双,在大街上压马路。穿着花花绿绿的时尚,徘徊在火锅和烧烤小串摊边。
眼睛在以前上了几年学的同学身上来来回回,丝毫看不见以前的影子。女生们的妆容有的精致,有的随意,但有一点相同,都或多或少变漂亮了。男生大多没有变样,除了几个烫头的艺术生,并没显得有多生疏;自从高考失意后的班长去了一所不起眼的大学,站在一旁的默默玩手机;而相反之前班上并爱说话的一个同学开始滔滔不绝,他似乎成长了很多。
大家聚在一起的气氛更加偏向心照不宣的凑个人数,之前熟悉的人也并不完全就是以前的面孔了。在聚会上,两类人是显而易见的:即有参与感的人和没有参与感的人。话题不知道围绕什么开始展开时候,稍微几个以前在班上活跃一点的人开始起头:
“欸,你在哪里上学啊?”
“啊..我在江苏。”
“这么远啊,还好吧?”
“嗯..还好啦。”
最后大多数人总是问题的终结者,因为都不知道再怎么开始一个新的话题。
因为,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啊,每个人的方向早就变了啊。
在高中的那段时间,只为了同一个目的,上大学。
于是,一起分担考试的压力;
同桌前后桌互相提醒班主任的行踪;
互相递过的早恋小纸条;
好朋友之间留过的小零食;
在毕业各自东南西北飞之后,所有的记忆被打得七零八落。最后无可避免成为了彼此毕业照上面的某某某。
一群人来到KTV,开始有人点歌,班上刘某某同学开始笑肖某某,肖狗,你还记得暗恋咱们班的班花被拒绝了那天,你喝完一瓶白酒死抱着话筒不肯撒手,后来吐在了我身上,谁背你回去的不?肖某某说,记得,老王背的我,往事不堪回首,唱歌唱歌。
于是最后一群人在KTV的门口说了拜拜,同学聚会到此结束,大家也相互道了路上小心各自回家。
和老同学见面最尴尬的在于:同学不一定是朋友,朋友并不一定是知己。见面尬聊的气氛又不适合所有人,于是干巴巴坐着,手指机械地滑手机,等着时间快过完,这一场“重逢”的戏,终究没演好。
除夕过后,大年初二开始拜年了。大年初二,跟着爸妈拜访一年到头才见一面的亲戚。看着对方熟悉又陌生的脸,隐隐约约我快速在脑子里面过一遍,还是忘了是叫舅舅还是叔叔,在对方给红包的时候,对方的小孩子也接了我妈早已准备好的红包。
我记得在接对方的红包的时候,我妈忙不迭地说:
“这个大的人了哪里还需要红包的,应该主动去孝敬长辈了。”
“毕竟还是上学的人啊,一点小意思而已,拿着红包好好读书啊!”
说完,笑起来像弥勒佛的一样富态的舅舅乐呵呵地把红包塞在了我手里。
双方的家长在热热闹闹的空气里面,互相交换了过年的红包,算是互相拜访中的某种仪式,既传统又微妙。
在接拜年的红包时,有一个讨巧的方法,一边稳稳地接住红包,另一边说上几句乖巧的话:
“还请好好保重身体!”
“等我工作赚钱了以后给您买酒喝!”
说完这几句话才算是仪式完美的结束,到了一起吃饭的时候,一大桌人围在一起夹菜谈论:
“欸,你家崽崽找对象没?”
“没呢,还早。”
“不早了,该看看了。”
“由她自己吧,反正她现在一心学习拿奖学金,我们不操心的。”
“这么好的女儿你福气好啊!”
看着妈妈那张愉悦得红光满面的脸,我记得刚回来她就交待我说,先别急着找对象吧,考完研多的是优秀的男生,别急,边走边看。
我没好意思戳穿我妈的面子,在一场关于面子角逐的擂台争霸赛上,大人的面子维护更加重要。我们都是默不作声的帮凶,默默在心里加油助威还是不希望自己家里输。
我想起小时候过寒假的场景。
那时候什么都不想,喜欢拿着爸妈给的钱去小超市买鞭炮放,一盒烟花棒一块钱十根,买到了藏在家里,静静地等天黑。
然后在最后一道光线被黑暗吞没的时候,我拿着打火机,小心翼翼点燃烟花棒。在街道上看隔壁的烟花放得比自己的更大,也觉得十分幸福。
拿压岁钱拿得比谁都开心,鞭炮放得比谁都胆大,叫声比谁都嚷嚷大声,那个年龄从来不知道后来的过年,是慢慢抽丝剥茧的人情交换场所。
寒假作业在最后一天疯狂补完的体验也再没有了。从九年义务教育解放过来的自由,不知道是失去还是获得。
最后,
作为一名资深的人际关系应付者,我不能给到你们什么建议。毕竟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有些人喜欢,能够很好地适应,但有些人不能。
寒假是一段又开心又不开心的时间,过年也是。
在看着满天的烟花爆竹充满整个眼球的时候,去他妈的人际关系维护,今晚的烟花真美啊。
可能我想说的是,更加希望的不是去应付人际关系,而是没有经过刻意维护的人际关系本身就很好吧。因为大家是真的相亲相爱,而不是碍于形式,不得不去做点什么。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不需要应付的人际关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