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阅读写作任务成果

今天我们生物安排了阅读与小写作任务,我就偷个懒把它拿过来作为今天的日记啦,毕竟我自觉这篇文章还是挺有思维含量的。

2020.5.14

文章阅读期间,我进行的第一步便是查找了渗透压这个我有所耳闻却不甚了解的概念,并反复阅读了几段逻辑性较强的文字,下面是我的收获与思考

首先关于渗透压,根据百度百科的描述,假若我们有一个容器,其由一块半透膜隔成两个部分,分别装有浓度不同的两种水溶液,那么阻止水从浓度较低一侧进入较高一侧所需在高浓度一侧施加的最小额外压强为渗透压。而在生物体中,我认为渗透压之所以可以反映血糖是因为饭后溶解有较高糖分的血液会对细胞膜产生等同于渗透压大小的压强,因为细胞环境中的糖分浓度较低

不对,上一句话的描述是反的,按照定义,应该是细胞内低浓度液体对血管内高浓度液体产生压力,水分子会倾向于进入血液,压强的方向是向细胞外的。

但这样怎样进行物质交换呢?

两侧液体浓度会趋向一致,这里小分子葡萄糖会具有通过血管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的倾向,而细胞膜可以同时通过水分子(溶剂)和葡萄糖(溶质),这和渗透压测定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通过溶剂)不同。这里的扩散作用会使葡萄糖进入细胞内。

水会进入血液,葡萄糖进入细胞内。

这会不会影响渗透压的大小?

应该不会,水分子总量要比葡萄糖大得多,溶剂分子的反向通过形成的压力可以忽略,压强还是向细胞外作用。

很反直觉呢。

扩散作用和渗透压有什么关系呢?

扩散作用和渗透作用两者非常类似,扩散作用指物质受驱动力作用时的转移过程(可以是浓度差异!),渗透作用描述的是半透膜分隔下溶剂从低浓度侧进入高浓度侧的现象。

联想到物理,水进入高浓度侧不就自发产生了两侧的体积差吗?那不就产生了压强差吗?自发产生压强差不是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吗?

不对,两侧液体的初始压强不等,因为浓度不同,所以密度不同,这导致了初始压强不等,这是压强平衡的过程。

那假如两侧的初始液体体积不等,但压强恰好相等呢?

那就相当于添加了额外的压强了啊。

(想到的其他公式和查询的其他术语就不提了?)

还是提一句,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

“在很稀的水溶液中,可近似地认为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摩尔浓度在数值上相等。”是什么意思?

我懂了,量浓度是mol(溶质数量)/L(溶液体积),质量摩尔浓度是mol(溶质数量)/kg(溶剂质量),后者比较精确,相当于溶质/溶剂,前者的分母同时包含溶质和溶剂,而水的密度是1kg/L,所以前者忽略溶质体积的话数值和后者在水溶液中相等。

回到文章逻辑性比较强的部分,为什么果蝇的摄食和饮水靠一个感受器的激活和失活反向调节?

我懂了,它进食是摄糖啊,那个感受器又感受渗透压从而了解血糖情况,相当于糖多加水水多加糖,维持两者在体内的平衡。

那相对的平衡稳定了,绝对的摄入怎么保障呢?

不是有“脂动激素”嘛,靠这个保障糖的摄入,同时平衡机制也确保了与此同时水会有同步的足够摄入。

那人的大脑对于吃喝的调节方法为什么悬而未决呢?

因为摄入的物质种类多,感受器的数量和信号多,这个大脑整合信息并对吃喝予以调节的机制肯定要复杂的多,不只是单单维持水/糖平衡。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物阅读写作任务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