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臣服见苍穹,以退为进播福田》

从小生长在干旱少雨的西北农村,厌倦了在土里刨食的日子,对鱼米之乡的插秧种稻心向往之,边干活边玩水,想想就很有趣。

然而,四十多岁了,还没见过稻田的影子,更别提实现少年时下田插秧的梦想了。

心心念念必有回响,前几日偶然在网上看到这样一首《插秧诗》,对插秧的活计更加心驰神往,蠢蠢欲动了。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此诗是作者描写在田里插秧的情景。

手里捏着秧苗,此刻种下的是青苗,日后收获的是福田。虽然辛苦弯腰曲背低头劳作,但水里蓝天白云的倒影却清晰可见。

人说:世上最难面对的就是人心和太阳,而水中的太阳就另当别论了。

不得不说,低头臣服有时不失为仰视苍穹的最好姿态。

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心灵,六根清净才能种出洁净的稻谷。插秧时以退为进,当退到田地尽头,一垄秧苗就插完了。

一味勇无前地进攻,而不懂迂回之术,难免会碰的头破血流。

不可否认,以退为进有时不失为达到目标的最佳选择。

劳作虽然辛苦,但诗人描述的却是身心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欢喜。

播种秧苗的汗水从额头腰背间滚落在田间。

收获稻谷的喜悦从眼耳鼻舌身体到心里。

此诗的作者名叫“契此”

大家可能会说,他是谁?哪个朝代的?没听说过这么一位诗人啊。

那我接着提他另一个名字“布袋和尚”这下知道的人就多一些了吧?

如果再不知道他大名的,那我干脆就摊牌吧。

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肚弥勒佛”。

哈哈,是不是令你大吃一惊呢?

圆头大耳,大肚大笑,杖挑布袋,只装不取,视之空空如也。

契此,相传是五代时后梁高僧。

布袋和尚来自于民间,深得民心,他为人真性情,最自然。

据说在唐朝时,某天,人们远远地看见明州奉化的龙溪上漂来一捆柴,细看,柴上竟有一幼儿,此处水流湍急,怪石出没,只见那捆柴火在水里忽左忽右,忽上忽下,随时都有被淹没打翻的风险。人们不由得担心起柴火上那个小孩的安危,却只见这孩子不哭不闹,不急不躁,坐得稳如泰山,自在逍遥。

几个好心人结伴下水将他救起。只见这个孩子长得圆头大耳,眉清目秀,虽未开言,却对人咪咪发笑,惹人怜爱。

这么喜兴的孩子谁不喜欢?人们对他爱不释手,争相着把孩子抱回家喂养,有一户德高望重,吃斋念佛的宽厚人家最后获得了他的抚养权,给他取名为“契此”。由于他长在长汀村,所以又叫“长汀子”。

后来,在养父母念经礼佛,耳濡目染环境下长大的契此,到香火鼎盛的岳林寺剃度为僧。出家后,他总随身带着一个大布袋,人称“布袋和尚”。

传说中的布袋和尚,背有四目,卧雪身上无雪,每天挑着布袋化斋,求来的东西随手放入布袋中,只装不取,人们常常念叨:难道他身上那个看上去空空如也的布袋是个无底洞吗?

如果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总是笑而不语,只是把布袋轻轻放下。如果别人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大笑不语,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大家面面相觑,交头接耳讨论一番后仍然没理会他的意思,追问过去,他也只是捧腹大笑,免开尊口。

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是拿得起放得下?还是转身抽离一笑而过?

这世间谁又参得透呢?

据传他圆寂于岳林寺东廊盘石上,临终述谢世偈云:

“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大概意思是说:我就是真弥勒佛,无处不在,变化多端。时时刻刻提示惊醒世人,奈何,世人却不知道我用意何在。

从此,契此就是弥勒菩萨化身的说法便广为流传。他圆寂后不久,传言有人在其他地方看见过他,仍背着布袋到处化斋行走。

弥勒佛,量大福大,宽容大度。

寺庙的对联里经常这样写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笑,由衷,纯真,坦荡。

但这首插秧诗里却难道不是要告诉我们:要臣服,要退让,净身心,得福田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低头臣服见苍穹,以退为进播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