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三課

我並不了解我在這房間(街上、窗口、此地)所看到的一切 我在這房間內所見的一切毫無意義,因為它的意義全是我自己賦予的。

它的意義既然是我賦予的,那麼,與此意義 互不相干 的我,怎麼可能真正了解它?說穿了,我所有的觀點只可能出自小我,而小我只有一個企圖,就是把世界(或我心目中的世界)弄假成真而已。為此,我是不可能真正了解任何東西的,正如「前言」所說,世界存在的目的就是防止我們了解真相。所謂 真正的 了解,不過是徹底明白了自己在萬事萬物上究竟賦予了什麼目的。我也說過,最前面這幾課的重要功能就是幫助我們謙虛一點,看出自己其實什麼也不懂。這些說法不過反映出〈正文〉一句很重要也令人難以消受的話:

「 你寧可相信自己的了解具有左右真理的力量,真理全靠你的了解才可能成真。 」(T-18.IV.7:5) 

本課一開始再度強調了先前提到的「 一視同仁 」: 

(1:1) 繼續先前的方式來運用這個觀念,完全一視同仁。 

本課再次點出,我們其實什麼也不懂。我自以為了解這支筆或那個杯子的目的,絲毫意想不到它的 終極 目的是要把我釘牢在幻相裡,使天堂之境更加遙不可及。小我一定會告訴我,筆是拿來寫字的,杯子可用來喝水,衣服有蔽體之用;然而,我卻渾然不覺小我暗藏於這些東西以及世間萬物下面那不可告人的目的。 

(1:2~5) 不論你看到什麼,都成了運用這觀念的合適對象。切莫懷疑這觀念可能不適用於某些事物。這練習不是訓練你的評判能力。不論你看到什麼,都是你取材的合適對象。

 我們難免會下意識地懷疑這觀念不宜套用於某些事物上。再說一次,沒有人會相信那個蘋果或鈕釦比自己的手還重要。我們根本 」,只因不論你看到什麼,絕不可能真實,那只是肉眼之「見」,而眼睛和所有感官一樣,都是為「看不見(真相)」而造的。也就是說,小我造出肉眼的目的,就是讓它往心靈 之外 去看;然而,真實之見只可能發生於心靈 之內 。這一基本的虛幻本質構成了世間萬物的共有特質。

 (1:6~7) 你所看到的某些東西,也許會勾起你某種情緒。試著把這些感受擱置一旁,只需把它與其他事物一視同仁地練習即可。 

只要我們多花一點心思,便不難看出這幾課的大用。正如心理醫師為了解病患症狀而作的「投射測驗」,這幾課同樣會幫助我們勾出所有深埋於潛意識的價值觀。下面幾課還會不斷重申這一主旨。 

(2) 這些練習的目的乃是為了幫你清理往事對你心理的牽絆,學習去看它此刻呈現在你眼前的原貌,你才會明白自己對它的認識實在微乎其微。

因此,在選擇對象來套用當天的觀念時,關鍵在於你能保持一顆完全開放的心,不受主觀判斷之累。針對這個目的,每樣東西的作用相同,都同樣合適,也因此同樣有用。 目前為止,沒有一段話說得比這段更深刻更明確的了。耶穌有意幫我們釋放過去——如果我們根本意識不到隱藏於過去的陰魂,豈有釋放它的機會?如果任它深埋心底,它那因內疚 而亟需判斷的衝動,必會不斷作祟而滋生事端。要之,化解過去陰魂的金鑰就藏在這幾課所寓含的原則:所有的幻相,本質上全是同一回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三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