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村

这几年老家逐渐出现了一种怪相:母亲们跟着子女到大城市帮忙带孩子,父亲们则被留下来看房子。

我们之前的年轻人,能上大学的少,所以大部分至死都窝在村里,混得好的也就是去骑电瓶车就能到的镇上买套房子;而在我们这一代人之后,再没有在村里正经长大的孩子,偶尔回去,村子对他们也不友好,蚊蚁蛇虫,书上看看是喜欢的,真的见到往往要被吓一跳。

只有我们这些人从小在村里长大,见惯了路边的狗尾巴草,吃够了田里的五谷杂粮,总想着要逃出去,以为外面的世界更加适合自己。可是等去了才发现,那里的压力太大,工作太忙,想要有一块安身立命的地方只能汲汲营营,自己尚且顾不上,孩子更是妄想。于是很多人选择把孩子养在老家,到了上学的年龄再接回去。但孩子上学要接送,平时的各种兴趣班得有人陪,无奈,只能求助于母亲。父亲向来不碰家务,自然是指望不上。

母亲对于孩子的要求自然是不会拒绝的。接了电话,一边絮絮叨叨地叮嘱父亲自己照顾自己,一边就要整理行装。父亲年纪大了以后,很是经历了一场心理变化,原本年富力强,经济支柱,走到哪里都能摆出大家长的气势来,就连天冷添衣都有妻子操持,但是不再工作以后,好像一切都变了,妻子的唠叨成了嫌弃,子女的长大证明了他的衰老,一下子气势就弱了几分,要么变得异常沉默,沉浸在往昔岁月,要么变得异常和善,把自己放得很低。

不被需要,大概是这个年纪的父亲常常遇到的困境。

但是自从被留下来,不用直面自己的弱点,父亲们倒是平和了很多。几十年来,又一次过上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多少带着点新鲜。没有了管束,常常可以约好友开一桌麻将或者坐在一起天南地北地吹吹牛,也很能欢喜一阵。只是难得有新上市的螃蟹却只有自己一个人吃,晚上看电视连讨论剧情的人都没有,就有点寂寞了。

寂寞怎么办呢,父亲们就去种菜。村里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的就是田地。他们都是天生的农民,田地上的事对他们来说就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每天花点时间侍弄,到了收获的季节,不好意思直接打给孩子,就打给妻子,问她什么时候回来带点菜去,让孩子们也尝尝真正的绿色蔬菜。说“绿色蔬菜”的时候,父亲们还要特意加重一下语气,以为大家听不明白。

孩子怎么不明白,赶紧抢过电话说,爸,我们开车去接你,顺便带点“绿色蔬菜”,这里的蔬菜又贵又难吃。

父亲们很满意,赶紧把菜收一收,捋一捋,装成五六七八个袋子,等着孩子们回去。

结果到了城里,住了十几二十天,父亲们又不满意起来,进出门要换鞋嫌麻烦,抽烟得去阳台真讲究,遛弯的地方太少不高兴,没人打麻将好寂寞,得了,我还是回去吧,老家的房子多大呀,爱躺就躺,爱蹲就蹲,你妈也不管我。

然后,过了个把月,电话又打来了,给你们带点海鲜过来怎么样?

那当然好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