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想象世界的困境回应现实 | 弋舟《如在水底,如在空中》

8月11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公布,弋舟作品《出警》获得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弋舟在2018上海书展 |大方文学节


弋舟现任《延河》杂志副主编。著有长篇小说《跛足之年》等,长篇非虚构作品《我在这世上太孤独》,随笔集《从清晨到日暮》等,小说集《丙申故事集》等。曾获郁达夫小说奖、首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鲁彦周文学奖,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一等奖,首届“漓江年选”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小说月报》百花奖(第十六、十七届),第四届《作家》金短篇小说奖,《青年文学》《十月》《当代》《西部》《飞天》等刊物奖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小说家提名。

△弋舟:《丁酉故事集》,中信出版社。

《中华文学选刊》2018年第5期选载了弋舟的短篇新作《如在水底,如在空中》(原载《人民文学》2018年第3期,并收录于他的新书《丁酉故事集》)。这里分享本刊读者骆同彦先生为《如在水底,如在空中》撰写的评论《一直被信念支撑》。



一直被信念支撑

——弋舟小说《如在水底,如在空中》


骆同彦


三个十八岁的少年约定好了,在下一个十八年到来——之际,其中两个少年要到曾经的订约之地去等待收取——这个约定中唯一的女孩汪泉的一封信。如果说这个约定有效,它的游戏成分也是大于事实性的存在本身。脱离小说文本,回到现实世界它会被认为是个例如“到此一游”的笑话。但小说家却看到了它能够提证生活的本质光影,现实从未大于想象,建基与此的人的精神,将如何穿越想象世界的困境来回应现实——以质证写作介入其中的有效性。


如果说我在弋舟小说《如在水底,如在空中》(载《中华文学选刊》2018年第5期)的阅读中有所斩获,那它也仅限于此。并以此来理解作家在虚构世界与诚实写作之间的挣扎和背离。我一直相信那是建立某种信念的艰难选择。但它也并不妨碍我僭越此点,展开非论述意义的纵深思考——并试图建立起一个读者与写作者可能既存的某种精神性的关带联系。


这得回到小说中去寻找那根存在的秘密丝线。


丧偶是人生的大不幸。不幸的是,蒲唯就遇上了这一人生劫难。他一直踟躇在如何从这一“阴影”走出去和思考这种走出去的“正当性”的疑惑中。丧妻之痛是蚀骨的。而忘却它像似已超越事情本身的个体性,具有了某种社会属性与伦理意味。我想这也是小说主人公不断质疑自身行为的关键所在。他是被同情的。但建立起来的那个被同情的人世底座,确有随时失衡的危险。


被一封信末尾的署时“大暑”,所激起的节气时序延展,让蒲唯一下忆起一个遥远的约定,在“立秋”之际到一个约信之地践约。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程小玮,在此际便适恰地出现了。当然,他在接听蒲唯带有暗示意味的电话时,有过短暂的理解上的精神分岔,也对朋友的“丧妻之痛”表露出了稍嫌过分的善意和同情。等他在时间必然延时而至的某个时刻,如蒲唯所期许的那样也想到汪泉,一次必要的出行便水到渠成。它是旅行呢,还是一趟排遣忧思的解困之行,抑或说它是寻梦之旅,像似都能成立。不管怎样,他们已经出发,人在旅途,才至为关键。


但问题还是存在的。当年的那个女孩汪泉已经历过“考上北大”,又“举家迁往深圳”,再至“移民加拿大”的人生徙变,于今可以说已音信苍茫。这时,蒲唯不得不问,“汪泉现在会在哪里呢?”而程小玮的回答可谓随便到了一个禅境似的玄妙,“这还用说吗,她当然会在给我们写信的地方。”对于作家来说,能够赋予他的小说人物如此言说,“她当然会在给我们写信的地方”,一定是得到了天授。


我想这样一句话给予小说人物蒲唯“一击而中”的震撼,同样适用于人生存于其间的这个世界和他寄身于其中的生活。它还毫不留情 地击穿了时间。它把一切打回原点,又在此建立起帮助人经由和往返人世间的秘密通道。在这里让我看到了作家写作的诡异。覆盖时间的是一层层的生活——它是一个立体的多维世界。在写作之前它是坍塌的,写作并不是要重新建立起它原有的形貌,而是在继续肢解它的过程中,看清曾经构成过它的复杂结构以及那些超过其物质性意义的神秘纹理。但写作还有一个功用,就是把人的因素全然置放进作品中。它——某种人的精神意志——由此便获得不可言说的神秘性。但这一神秘域界,同时又是敞开的、透明的,对所有心怀热情的来者,无一不给与认识和阐释自我认知的自由向度。它当然更欢迎阅读者自愿地在这一过程中融身作品,继续扩展故事世界的神奇和包容。


弋舟的短篇向来以涵容深邃、意象远阔著称。尤其是《随园》这个小说出来后,更是吊足了读者的阅读胃口和期许。在一个作家的作品之间进行同向比较是一件尴尬之事。你不能简单说这个好,而去否定另一个作品。这是因为批评家并没有先天地获得判断一个作品优劣的权力。他只是本着一种养识和认知尊严,去在一部作品中进行某些既定或被默许的心力辨认,并予以微弱呈现。


其实这一过程往往歧义频出,甚至是“王顾左右而言他”,颇具吊诡意味。这样,在小说中出现的“大暑”“信函”“冶海一号”“圣湖”“凉造新泉”“篝火”“邮包”“圣光”,这一概事物,都应剥去它们像似具有的象征、隐喻、暗指等修辞外壳,而向其词语的本意裸身,以期获得叙事情境的简单、澄明、准确。


重返小说文本,弋舟的叙事已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佐证。摘出一段:“蒲唯在他头头是道的讲述中昏昏欲睡,往往再次醒来时,看到的会是此番情形:世界像是被装了消音器,而一个像是被烤过的胖子裸着上身坐在你面前,胸膛宛如青铜,肚子鼓凸,脑袋低垂,打着呼噜,稀疏的头发在阳光下有一层烧卷了似的毛茸茸的光晕。面对此情此景,蒲唯每每都需要怔忪片刻才能恢复对于世界的理解。”这一段文字阅读下来,“两个生活中的受挫者”形象,便准确地在叙述中得以确立。那透过叙事文字产生的类似“一击而中”的深度痛感,它所能传递出的人生颠沛、命运多舛以及与此有关的人性疏离和硗薄,也是准确的。


同时,这一准确也成全了小说的虚构肉身。


程小玮潜水受伤,蒲唯接续进行,看似是对着那个具有隐义的“邮包”而去,而事实上,促成他们行动的真实动机,是对人生已有之义的再次确立和重新置放。只有这样,小说叙事中蒲唯那具有叠加意味的自我阐释,才有意义。“好像他深入到水底去,就是为了把什么丢失了的再找回来似的;好像只要他伸出手去,必定就会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将重新被攥在手心一样。”细细品读下来,不正是这样吗?


布罗茨基曾这样告诫过他的学生:“千万别把自己当受害者看。”《如在水底,如在空中》这个小说,应该已在形式上实现超越这一话语深具警示意味的指述。生活在制造苦难的同时,也一直在创造希望。它犹如一间巨大的产房,总在孕育、诞生。在一个作家身上,会自然重叠些许其他作家的影子,如果这些影子存在,它唯一的作用也是用于我们更加方便地辨认出“这个作家”,而不是去辨认那些影子。这个小说文本又一次给我们提供了认出弋舟和他的写作的文典。


据说弋舟写作这篇小说的动机——就来源于出现在小说文本中的那枚古钱币“凉造新泉”。如果神秘一点,亦可把他构思这一小说的灵感归因与此。我不太相信灵感这东西。但它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可以让人省去很多麻烦,像似还可以巧妙逃懒。其实灵感这东西对于小说家来说是无用的。如果“凉造新泉”真正是促成这个小说写作完成的介质,那么围绕着它建立起来的叙事,必定是作者“穿越想象世界的困境来回应现实”的艰难努力。这个过程复杂、缜密、琐碎,又充满苦堪和艰辛。但也一直被信念支撑。


我记得弋舟似乎曾在微信朋友圈中晾晒过这样一枚真版古币:“凉造新泉”。像似我还问过:真有此币?


他确定地回答:真的。



骆同彦,新浪@左马右各。1966年10出生。1982年10月参加工作。现供职于某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一基层煤矿。2014年开始尝试小说写作。在《收获》《北京文学》《青年文学》《湖南文学》《上海文化》《南方文坛》《名作欣赏》《山东文学》《山西文学》《飞天》《阳光》《散文家》《散文百家》《文艺报》《文汇报》《文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过中短篇小说、文学评论、散文随笔等作品。



弋舟


载《人民文学》2018年第3期

《中华文学选刊》2018年第5期选载





并不能算是梦境,但蒲唯也难以将之视为清醒的回忆。他在黑暗中混沌地睁着眼睛,闭上眼睛时,脑子里又是一片夏日的明亮。十八年前的夏天,刚刚参加完高考的他们一同去了人迹罕至的所在。那地方叫冶木峡,距离省城不足两百公里,可对于当年的他们而言,却足可算是一次遥远的旅途。三个人在峰峦叠嶂的山区住了两晚,每天听着村民吹响羌笛,算是完成了一个别致的成人礼。


在山里,面对着那面湖泊,汪泉宣布道:“十八年后,我要写一封信寄到这里!”


所谓“这里”,是他们落脚的一家村民旅馆。


事后蒲唯认为,当时汪泉的这个宣言有可能只是一时兴起,她并没有经过认真的谋划,那只不过是少女在大自然中身不由己地做了一个深呼吸。


“收信人是谁呢?”程小玮却当真了。


“你。”汪泉指指程小玮。这个答案出乎蒲唯预料。他还以为汪泉会将那封未来之信寄予此间山水呢。难道不是吗,看上去,那更符合女孩子浪漫的情怀。继而,蒲唯便迅疾地品尝到了失落。好在汪泉又转过身来,对着他说道,“还有你。”


安慰感于是来得像失落感一样不可理喻。两个少年面面相觑,心头流转着从未领受过的情绪。


“那么,”程小玮小心翼翼地求证道,“你要写什么内容呢?”


“到时候你们读信不就知道了嘛。”汪泉轻描淡写地说,她可能并没有料到自己的一个深呼吸会导致这么一连串棘手的问题。


“可是,没准那时候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有效的收信地址了。”蒲唯说。他在努力抑制着什么,并且为自己突发的理性感到不解。


这个理性的问题破坏了气氛,也令原本带有游戏性质的戏言一下子变得正式起来。汪泉不说话,她好像生气了,不得不直面人为制造出的这个麻烦。蒲唯站在她身后,她裙子下面那两只单薄的肩胛骨在蒲唯看来总觉得像是一对跃跃欲试的翅膀。


过了会儿,她转过身来,信心满满地说:“如果真是那样,这封信不就显得更加宝贵了吗?”


蒲唯心中其实已经在默默地为她措辞了,她说出的这句话和蒲唯所能想到的差不多,只不过在蒲唯的心里,赋予那封信的是“神秘”这个词,而她,选择了“宝贵”。这当然不是一回事。


“对,”程小玮附和道,“一封失去了收信地址的信……”


“也不知道收信的人那时还在不在。”蒲唯想不到自己又说出了这样的话,这让他看上去都有些像是在故意刁难人了。


当然不是,他无意冒犯长着一对翅膀的女生。当年的蒲唯并不是一个悲观的别扭少年,但那一刻,一种新鲜的、宛如森林气息一般的惆怅突然在他心中弥漫开。也许是那一刻置身的环境使然,森林,湖泊,少男和少女,还有其他什么,是这一切的组合,令他滋生出一种化学性的迷茫。


“老蒲你是怀疑自己活不了下一个十八年吗?”程小玮推了他一把。


“不会的,”汪泉沉着地打着手势,肩胛骨更像是一对翅膀了,她像说出预言似的说道,“我相信那时候,你们俩都会活蹦乱跳地来这儿等着收信。”


看上去朋友们似乎是在鼓励蒲唯,似乎,他真的像是一个需要被鼓励的人一样。蒲唯于是笑起来,大声说:“那说好了,十八年后我俩准时到这儿来收信!”


“对,准时,要有个准日子,我们总不能没头没脑地在这儿瞎等啊,这儿吃得又不好。”程小玮热烈地响应。


“立秋吧,我们出门时不是刚刚过了大暑吗?”汪泉说,“时间我会掌握的,我会在这两个节气之间发出那封信,确保就在立秋前后寄到,我不会让你们瞎等的。”


就像是跟祖国的邮政打了个赌,就像是跟荏苒的时光与不可预知的未来打了个赌,约定便这样达成了——而“十八年后”,是十八岁时的他们所能想象的最遥远的未来。



小说家,《延河》杂志副主编。著有长篇小说《跛足之年》等,长篇非虚构作品《我在这世上太孤独》,随笔集《从清晨到日暮》,小说集《丙申故事集》等。曾获郁达夫小说奖、鲁彦周文学奖等刊奖项。




实习编辑:李婧婧


新刊目录




主编阅读

唐克扬  长安的烟火
选自《长安的传奇》,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版


实力阅读

张 翎  胭脂

选自《十月》2018年第4期


周嘉宁  基本美

选自《基本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


陶丽群  白

选自《青年文学》2018年第7期


李月峰  记忆

选自《满族文学》2018年第4期


深度对话

李敬泽、李蔚超  文学和历史的对话还远没有结束

选自《小说评论》2018年第3、4期


读大家

张定浩  林徽因:明暗自成内心的秘奥

选自《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


作家记事

蒋 韵  青梅

选自《北京文学》2018年第8期


作家行走

钱佳楠  有些未来我不想去

选自微信号“正午故事”


锐阅读

三 三  暴雨如注

选自《山西文学》2018年第8期


潮阅读

沈书枝  租房记

选自《花城》2018年第4期


八方阅读

(加拿大)陆蔚青  纽曼街往事

选自《鸭绿江》2018年第6期



《中华文学选刊》2018年第9期,9月1日出刊

你可能感兴趣的:(穿越想象世界的困境回应现实 | 弋舟《如在水底,如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