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Pocket夜景延时摄影总结


【家在临潼】流光溢彩夜临潼

【三个问题】

  1、轨迹设定过于复杂。
  这次拍摄的大多数画面有三到四个定位点,镜头角度的多次转变,破坏了顺畅的舒适感。由此可见,原机设定的非连(手)机状态下的起终两个定位点拍摄延时画面是经过谨慎思考的。轨迹设计过于复杂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失去了对画面全程构图的掌控,有些过渡画面背离了最基本的构图原则。

  2、轨迹延时全程变换角度不应过大。
  一般来说,一段延时摄影10秒的播放时间是比较合理的,在这十秒之内,如果镜头转换角度过大,会导致“画面急促”,失去了延时适应本来“动、静极致对比”的核心“趣味性”。在这一点上,从艺术表达角度来说是不要试图在一段延时画面中表达过多的内容。此次拍摄,多段画面都有两个以上的主体。

例如:
  光华学院和赛特奥莱,爱琴海门口和西门牌楼,甚至有速8酒店、秦统一雕塑、蜀汉酒店三个主体目标在一段画面中的情况。而独立的正拍西门牌楼和最后一段作为的收尾的秦陵南路画面,因为主体目标单一,画面感受反而要好很多。

  3、拍摄点的选择稍显“懒惰”。
  因为是随性拍摄,起拍时间较晚,全程拍摄几乎都是在车上完成,将设备架在车顶。这种角度几乎没有视觉冲击力可言,尤其针对今天的流光主题,表达效果并不好。对于“寻找更好(较高)或者别致(低角度)的拍摄点”,拍摄时想到,但未行动。懒惰害人!

【三条经验】

  1、基于前述第一点问题加之拍摄时的有意尝试,确认Pocket的轨迹延时是“全程匀速”而不是“点间匀速”。
  也就是说:从起点到终点全程的镜头旋转速度不变,不管中间有几个定位点,也不管定位点之间的距离(角度)差距多少,都不会有速度上的变化。

例如:
  设定起点在0°,第二定位点在10°,终点在30°,拍摄五分钟,拍摄时摄像头会全程保持每分钟6°(30÷5)的匀速转动,而不是从起点到第二定位点每分钟4°(10÷2.5),又在第二定位点到终点之间每分钟8°(20÷2.5)。

  2、两秒快门(ISO锁定100)拍摄车辆流光,较为合适。
  但画面稍有过曝(+0.2_+1.0)。之后加装了8级ND镜,快门仍为两秒,系统提示画面欠曝(-0.2_-0.7),于是将ISO设为自动。但貌似在拍摄过程中,系统并没有自动调整ISO以获取合理的曝光组合。所以,“秦陵南路”之后的画面都显昏暗。下次尝试同时锁定合理的ISO。

  3、后期剪辑调色。
  从下向上,较为合理的调色效果叠加为:Pocket预设↑自动曝光↑自动色阶。


大疆·osmo Pocket

你可能感兴趣的:(首次Pocket夜景延时摄影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