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人事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之知己知彼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自1989年出版以来,已成为一部永恒经典,里程碑式的著作。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之首长达30年,总销量超过2500万册,在全球140个国家,以40种语言出版,影响数亿人打造卓有成效的人生。七个习惯正在改变着美国,中国等世界各地的企业,改变着政府机关和军队,也正在改变着学生和教师,影响力遍及全球所有领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包括: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己知彼、综合统效、不断更新。

今天就来讲讲知己知彼。

关于知己知彼这个习惯,作者还有一个小标题-移情沟通的原则。

移情沟通指的是,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的理解对方,不仅要听得懂对方言语表达的意思,还要能从语音语调、表情、肢体语言上面,全方位的捕捉出对方想表达出来的信息。也就是说,这种沟通,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真实的内心与对方碰触。

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也有点鸡汤味,但真正做到却非常非常难。举个在我自己身上发生的真实例子。

去年,我参加了一个成长团体。成长团体是指,在专业人员(多半是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带领下,利用团体咨询的技术,带领组员做深入的自我分析,自我觉察,最终达到内心成长的目的。这个团体前后一共持续了20次,每周1次。团队中有一位小伙伴,每次她讲话,我就感觉听起来很费劲,往往在她讲到一半,我的注意力就跑到其他地方了,到最后,往往都不知道她讲了什么。但是每次,我都会逼迫自己认真专注的去听她讲,可到后来都会不由自主的思想开小差。

开始时,我对此感到很难以理解,因为我真不是故意要这样。后面随着团体的深入,才逐渐的明白是怎么回事。表面的原因是,她讲话的方式有点像在抱怨、每次讲的内容也有很多消极的东西,这些都是我很难接受的,但这还不足以让我开小差,最关键的是,在她身上,我似乎看到了我妈的影子。我妈是一个特别消极的人,似乎总是在不停的抱怨。对此,我感到非常无力、自责、内疚,甚至是愤怒。所以,我才会对团体中的那位学员产生了防御,因为她的表现让我觉得她很像我妈,我内在的无力、自责、内疚、愤怒情绪很容易被她激发起来,所以我需要对她讲话的内容进行屏蔽,自我保护,不至于在头脑中再现和我妈的沟通情景。这就相当于我身上有一个按钮,一旦被激活,就会被那些负面情绪攻击。

等我意识到这点之后,在我们后续的沟通练习中,就不会出现听不懂她讲话的情况,我能时刻保持很投入的状态。甚至有一次,听她讲话,我看到了她光芒般的眼神,这种感觉非常好,向小组成员们表达之后,大家也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按钮,这些都是为了适应我们成长的环境建立起来的,由此形成了一个刺激-反应的联结,刺激一出现,下意识的就会做出反应,不需要做过多的思考,甚至理所当然的认为,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就会有这样的反应。但是,在这个刺激-反应之间,还存在自由意志。因此,需要改变固有的反应模式,就需要增强自由意志的力量,做有意的训练,并经常反思,可能刚开始这股力量会很小,但是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这股力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强,旧有模式被打破,代之以新的,更适应目前环境的模式。

那么,在沟通中,存在哪些固有的,不好的反应模式呢?在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作者把他们归为四类,并称之为自传式回应:

       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和不接受;

       追根究底——依据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和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和动机

要想做到高效沟通,就必须改变上述模式,代之以高效的沟通模式。

在著名的《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作者认为良好的沟通模式有两个要点:

       1. 诚实的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2. 关切的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具体来说就是

1. 诚实的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

       “你是否愿意……?”

       2. 关切的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

       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你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你(看、听、想到你看到的/听到的) ……”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情感而非思想):

       “你感到……吗?”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

       “因为你需要/看重……”

       (4)请求

       关切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

       “所以,你想……”

       利用上述方法不断练习,指导实际行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就能变成人际沟通的高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人事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之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