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i提问箱——早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匿名提问

新用户打开APP后映入眼帘的简洁黑白界面,似乎已经在暗示它的神秘性。近日,Popi提问箱在朋友圈引起疯狂转发,引起一波匿名提问潮。

大型表白神器?自娱自乐树洞?还是兴趣交友基地?

在Popi提问箱潜伏近1个月后,我想告诉你,popi提问箱(后简称popi),早已突破了你的想象。


社交APP爆发期,熟人社交仍是主流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近5年中国移动社交行业用户规模在不断上升,总用户规模突破9亿,安装渗透率达到88.5%。也就是说,每10个人里,约有9人手机里都下载了社交类APP。

2019年已经迎来了一次社交软件上线的爆发期。据七麦数据显示,仅2019年上线的社交类APP就有近150款,而2020年隐有继续上升的趋势。Popi提问箱,无疑赶上了流量的大规模爆发期。

熟人社交两巨头QQ和微信已经瓜分大额蛋糕。剩余做熟人社交市场的APP最多翻起了一点小浪花,很快又沉了下去。近年来,随着年轻一代心态的开放与猎奇心理,陌生人社交开始逐渐发展。大家熟知的探探、Soul和陌陌,分别霸占陌生人社交APP榜单前三名。

很多人觉得Popi做的是熟人社交,其实远不仅此。


改版的QQ悄悄话?

早先年,一个黑色的神秘人,是当年QQ上当之无愧的“网红”。

或许Popi早期的灵感来源于QQ悄悄话。QQ悄悄话的宣传语是:“有些话,说过才不后悔,QQ悄悄话,匿名对它说出心声。”显然,悄悄话主要目的是打造一款表白神器。

悄悄话功能自QQ7.1.5版本后停止使用,以QQ坦白说代替,主旨为“我眼中的好友”,变成了一种熟人间的“贴标签”式社交。虽然满足了人们在社交中对于“其他人眼中的我是怎样的”这一问题的好奇心,但仅仅打标签式的玩法,较以前相比限制了更多话题。

(小脑洞专门去QQ考古的图片)

刚停用时,网民们对悄悄话功能的下架非常不满,“感觉少了很多乐趣”。知乎上,“如何看待QQ下线悄悄话功能?”一文浏览量高达85万。Popi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遗憾。

而Popi的宣传文案“说你想说的”,短短五个字,足够引起好奇心,也给了社交之中无限的可能性。也决定了它的定位不同于悄悄话的“表白神器”,也不是坦白说里简单的“给熟人打标签”。

熟人+陌生人相结合的社交新玩法

很多人对popi的印象还留在熟人社交。朋友圈的朋友匿名问我想知道的问题,而我去回答。如果你还以为popi只有这一个玩法,那么下面的内容可能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首先,它是一个略开放型的小型微博。


很多人在上面发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有时能引来陌生人的点赞。发送的人把它当成自己的一个小树洞,但又不是完全封闭——关心你的熟人可能会顺着你的提问箱找到你每天发的这些“废话“式的小动态。或是因为这一份期待,popi里每日发送动态的用户不在少数,甚至有人发的太多,以至于要”清理提问箱“。


(只听说过清理朋友圈和微博的小脑洞惊呆了)

它是一个免费的追文追漫平台。

一个匿名提问箱APP,变成免费追文追漫平台,大概是设计者也没想到的事。而事实就是,有很多人在自我介绍里标明“写手“身份,开始连载自己的小说或者漫画。

而提问箱,自然的,沦落为读者们的大型催稿现场。

很多人都是非专业,一些大型的平台可能没有展示的机会,而popi,为这些新人提供了一个温柔的平台。尤其是很多非美术专业出身的年轻画手们,他们和自己小粉丝进行匿名互动,有种圈地自萌的小型贴吧意味。

它还是一个环境特别友好的线上广告平台。

(在popi里应该算人气很高了)

Popi里专业约稿的画手特别多。提问箱里也以粉丝们的崇拜为主。部分主奔流量去的画手,遇到粉丝提问“可以教我吗“,会直接回:”对不起我没时间“。

以目前年龄画像来看,玩popi的依旧以学生党为主,把popi开拓为流量平台效果如何暂且未知,但大量的赞与匿名的崇拜,对于画手们起到了较好的心理作用。

非常神奇的是,一般人会无视的广告,投放在popi里,不仅能得赞,还能收获一批粉。

(每天发在微博阅读量不会超过5的广告发在popi次次有赞,甚至收获了7个粉)

稍微留心,你会发现,popi早已不简单是熟人之间的匿名问答社区,这个开放自然的社交平台,集微博+探探+贴吧为一体,甚至有人已经把它玩成知乎。

除了匿名提问外,没有限制,没有定位,成为了popi的最大特色。Popi突破了传统的熟人社交,加进了陌生人社交,开拓了一种集熟人与陌生人社交为一体的新型思路。这也使得它继续瓜分熟人社交蛋糕的同时,还能够在探探、soul等陌生人社交软件中杀出重围。

popi未来的发展究竟在哪儿?

如何在庞大的社交APP里杀出重围,popi还需要继续开放自己的特色。

虽然限制少、开放性大给予了popi玩法的无限可能,但没有推陈出新的玩法,在用户一时的兴趣过后,很有可能面临淘汰。

现在popi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靠广告,因此需要大量的流量支撑(可类比微博)。

而目前限制popi流量的一个重点在于它的载体——APP形式。很多人在朋友圈看到了好友的链接,兴致勃勃点进去想要提问,但最后都终止于需要下载这一关。在现代,很多人为繁琐的APP苦恼,迫切希望“手机减负“。虽然很多人是抱着体验产品、用完就卸载的想法最后却真香,但也侧面说明如果不采取APP的形式,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

如果采用微信小程序的形式,或许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或者,继续做大等到腾讯等流量巨头被吸引,双方达成合作,使popi以QQ悄悄话类似的形式作为大型社交APP的某个功能,或许也是popi研发团队可以获利的方法。

此外,如果popi模仿QQ做会员制或者是开通付费社区,依照目前用户画像中高初中学生为主的情况,也不大现实。

目前,没有开发打卡或者兴趣社区虽使得社交更为轻便,但也极可能失去用户黏度。如何趁着现在向上的形式谋求长远发展,popi还需继续思考。


文章看完了,确定不给个赞再走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Popi提问箱——早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匿名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