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看高阳之慈禧系列(5)

顾命与垂帘

        祺祥政变的核心之变是制度之变,很多人因此认为垂帘听政是导致慈禧专权,女主乱政的根本原因,其实以我来看,顾命大臣赞襄政务制度早晚要改成垂帘听政,这种变更只有时间和手段的区别,根本结局一样。

        祖制重顾命,要明白顾命只适合祖先使用,到道光咸丰年间已经不太可能了。努尔哈赤死时,皇太极继承大汗位置。但与其他三位亲王一同主持朝政,被称为四大贝勒时期。他们称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各置官属”。这就是清帝国初年为平衡各方利益而采取的折衷手段,康熙八岁擒鳌拜,鳌拜也是顾命大臣,这二人的冲突其实是君权和相权的冲突,和正义感无关。

        经过康雍乾三代集权,特别是建立了完备的密折制度之后,君权已经无限扩大,相权已经不复存在。肃顺八人成为顾命大臣后,按照赞襄一切政务的授权范围,取得了政务的执行权,但是并没有取得奏折的优先查看和处理权,慈安和慈禧此时不懂政务,但以两枚咸丰遗赐的印章为记,也是名正言顺取得了政务命令的审核批准权,所以顾命大臣的权限也限于政务执行,对抗手段除了搁车辞职这种自杀手段,并无有利的进攻性方式。

      垂帘听政始于唐高宗时武则天,由于武周代唐之前辙,所以垂帘必导致女主乱政,甚至改朝换代的想法,也是公论。可清帝宸谋独断,皇权一日不可下移,无论几岁的孩子,看折批折权理论上只能是皇帝,但建议权给血缘至亲的母亲要比外人强多了,因此垂帘政体要比顾命政体看起来舒服的多,毕竟臣代君权,怎么小心也有可能出现僭越的可能,何况飞扬跋扈的肃顺。

      所以,顾命大臣们多干一天,就会多加一条罪状,这种罪的根源还是君权和相权之争,在清一朝,君权无可匹敌,慈禧后来掌握绝对帝国权利时,想要换掉已经视同仇雠的光绪,仍然难以做到,最后不得已毒死光绪,才绝了后患。

      祖制重顾命,垂帘才尊龙,肃顺一时爽,到月全是空。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眼看高阳之慈禧系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