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原创作者:小佳。来自虹膜)
同时入围今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与男配角的传记影片《教宗的承继》,在国内的热度远不如《好莱坞往事》《婚姻故事》《爱尔兰人》,即便有两位影帝级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与乔纳森·普雷斯,但不少观众还是因为有些拗口的片名或者宗教题材拒绝了这部电影,这实在太可惜了。
如果它到时候拿下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你可不要惊讶,那毕竟是安东尼·霍普金斯啊!不过即便撇开演员的加分成分不谈,这部电影也绝对是最该好好讨论一番的奥斯卡系电影。
《教宗的承继》讲的是前任梵蒂冈教皇本笃十六世(本名拉辛格)与现任教皇方济各(本名贝尔格里奥)权力交接的故事,前者是将近六百多年来首次主动退位的教皇,后者是第一位来自拉美地区的教皇。
《教宗的承继》
虽然是天主教的最高领袖,但影片搭配轻喜剧的元素,让教皇走下神坛,在情节设定上,一步步展现他们平凡甚至是有罪的一面。
同时,关于同性恋、贫富差距、环境问题等话题都可以看成是自由思潮在传统宗教领域的一次大碰撞。
所以,无论是去神化的神职人员还是普遍的社会议题,都让这部宗教电影显得更加平易近人。
对教会感到失望的贝尔格里奥决定辞职,与当时的教皇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见面,两人见面后的三次会谈,分别关于教义的理解,自我的迷失以及曾经的罪过。
他们的身份从严肃权威的神职人员转变成普通人再到罪人;谈话的内容越来越私人、越来越隐秘。人物的神圣性在降低,但另一方面,针锋相对的两个人最终收获了友谊,他们的友情在升温。
贝尔格里奥倡导改革,是本笃十六世的反对者,他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致力于救助穷人。喜欢足球、探戈,也是流行乐队ABBA的粉丝,他为人亲和,无论走到哪里都乐于交流,贝尔格里奥强调真正进入生活。
本笃十六世则是保守主义者,主张维护传统,必须划清教会与社会的边界。他是古典乐器钢琴的爱好者,喜欢独自吃饭,更习惯独处。
导演梅里尔斯没有选择将两位天主教的领袖视为领袖、名人来仰视,而是还原成一个人。
《教宗的承继》里的两位教皇,都不是我们既定印象中神秘、威严的样子,教皇本笃十六世并非如想象般守旧刻板,他也喜欢犯罪推理类型的电视剧,纵然看上去十分严肃有些孤僻,但内心有无助的时刻。
主教贝尔格里奥,不经意哼着流行歌曲,与闭门选举现场肃穆、紧张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为人平和友善,提包这些小事都亲力亲为,时而同园丁兴致盎然地聊着植物,时而好奇询问护卫厚重的服饰,这样的主教被塑造成一个亲和可爱的老头儿。
彼此性格不同,对待教义也有各自的理解,对于当代社会话题也存在分歧,当两人在夏宫花园内交谈,双方观点相左,大量人物面部特写带来一种压迫感,强调了彼此之间紧张的关系。
但是他们的争论,都是基于认同的一点展开的,就是要维护教会的尊严。无论是主张维护传统,还是提倡改革,他们都在守护信仰。
《教宗的承继》绝大多数时刻都是通亮的,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这是在说神所具有的创造力,也是上帝发出的第一个命令。
在影片中的很多时候,光也就成了一种希望或真理的比喻。比如主教贝尔格里奥刚一出场前,就是一个异常光亮的布道场景。还有当他重新获得救赎,在迷雾里游走的贝尔格里奥终于迎来透过云幕的阳光。
虽然教皇承担着代表上帝的重任,享有权威,但他们终究还是人类。导演也意在点明神与人之间的鸿沟。
无论是本笃十六世或是贝尔格里奥,当失去上帝的指引,他们便陷入自我迷失的困境之中,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困境,让显露他们人性的一面。
贝尔格里奥在当下与回忆的两个故事,既有解释又有矛盾,在回忆线中,贝尔格里奥是位失败的拯救者,在军事独裁期间,他没有保护好教会的神父,被军事武装抓捕,施以酷刑,遭遇杀害。这也解释了他为何拒绝担任教皇。
当贝尔格里奥回忆起阿根廷肮脏战争中的过错,他表现出了悔恨、无助以及愤怒的复杂感受。对于这个灵魂黑暗时刻,闪回中的画面也是暗淡的。
在他与教会、本笃十六世各种矛盾之外,还有一重是与自己过往的矛盾。
就像贝尔格里奥曾说:「我们在自己周围建满了围墙,而一直以来,真正的危险是在围墙里面,在我们内部。」
不过此时,这句话是指教会设立的城墙,区隔开社会与神职人员,隐藏的是娈童丑闻、陈腐的传统观念。
眼下要面对的是拯救教会的难题,在很多关于拯救的故事里,更多是依靠一个英雄式的主角,通过非凡的能力打破各方的阻碍,最终获得成功。
但《教宗的承继》不同的地方在于,促使墙倒塌的的不是贝尔格里奥这样的改革派,而是本笃十六世,一个主动选择倾听,并做出改变的保守派。
贝尔格里奥坚定地认为教会需要适应现实社会,教皇本笃十六世主动邀约,当两人坐下来,重新通过对方的视角考虑这个教会的问题。
有趣的是,本笃十六世携带的计步器,不断提示着「继续走,不要停」,也在暗示教皇要打破封闭的墙。
其实,贝尔格里奥也曾是一个保守的人,后来成为选择改变的改革派,这种转变被本笃十六世批评是一种「妥协」,贝尔格里奥认为自己只是「改变了」。
但是后来,这两句核心台词再次出现,诉说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本笃十六世决心辞职,贝尔格里奥认为这是「妥协」,但本笃十六世认为这是「改变」。
在影片的最后,教皇对主教重复了这句话,代表着自身的醒悟,决心打破教会那堵封闭的墙。一个高潮就是推开那道与信徒隔绝的大门,教皇走进人群。
孤单也好,保守也罢,这些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就是自我固化,不再寻求进步,贝尔格里奥和本笃十六世的一个相同点,就是他们都在选择倾听,虽然我无法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愿意耐心听你讲完。
这个世界从不缺少评判的声音,倒是少有不带成见的倾听。
人类最初了解世界的能力有限,对于很多自然现象缺少科学解释,所以对于很多规律或者巧合进行神化,依靠神化的宗教思想来认识世界。
《教宗的承继》中,当与神失去了联系,是依靠人与人相互倾听,促使他们重新觉醒,推动双方改变行为的是去掉神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宽容,这种来自凡人间的理解,才是一种真正的力量。
更多英语资源,欢迎访问网站:奶爸英语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