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新生”的故事

Konstantin Korovin · In the Boat

《罪与罚》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部作品《罪与罚》,自从一年前买下后就一直躺在我的书橱里。虽然因为应付外国文学考试的原因,曾经大致地翻过这本书,但是这本书的开头实在是不吸引人——一位阴郁的,困窘不堪的大学生正在筹划如何杀死一位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并最终的确杀死了她。一个犯下杀人罪行的杀人犯,为什么最终却受到宽恕,只被判了八年的苦役呢?真是不合理的安排呀,当时的我心里这么愤怒地想着,把这本书束之高阁。

但为什么我又重拾了这本书呢?我想是因为我被其中的罪与救赎所深深地感动,可能有人会说,“罪”呀,“救赎”呀都是宗教里的词语,我不信教,又有什么必要读这本书呢?我觉得,人是软弱的动物,免不了陷入自我的陷阱里,作出一些偏激的,令自己追悔莫及的事。这个时候,他自己是救不了自己的,只有真正的同情和爱,才能够使他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就像书中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因为思想上的偏激,犯下杀人的罪行,在痛苦和自我开脱中逐渐精神错乱,虽然他出奇地慈善,保护一个醉酒的女孩不受凌辱,多次将自己财产的大部分送给马尔梅拉多夫一家,但是杀人后幻影和痛苦如影随形,他已经不能够正常地生活了,普通人所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的亲情、友情、爱情,他都仿佛没有资格拥有了。而索尼娅这个自己在泥潭边缘挣扎的女子,却倾听了他的痛苦,为他犯下的罪而可怜他,在拉斯科尔尼科夫自首之后,她跟随着他来到遥远的西伯利亚,最终在她的感化下,拉斯科尔尼科夫获得“新生”,开始了充满希望的生活。

 拉斯科尔尼科夫获得“新生”的那一刻:

“他俩都想说点什么,然而又都说不出来。他俩的眼睛里都噙着泪水。他们两人都脸色煞白,身体消瘦,然而在这两张病恹恹、白煞煞的脸孔上已经闪耀着焕然一新的未来的曙光,彻底复活获得新生的曙光。爱使他们复活了,对另一个人来说,这个人的心就是永不枯竭的生命的源泉。 他们决心等待并且忍耐。他们还得等待整整七年,而在那个时候到来之前,他们还会承受多少难以忍受的痛苦,获得多少绵绵不绝的幸福!然而,他已经复活了,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而她——仅仅为了他一个人的生命而活着!”


对于许多普通的人们来说,《罪与罚》的现实意义在哪里呢,它又能带给现在的我们什么启示呢?第一,人要警惕陷入自己的自我当中,极度的自我,就是自大。小说开始的时候,拉斯科尔尼科夫受到拿破仑的思想的影响,他认为“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级的人(平凡的人),也就是说,可以称之为仅仅是繁殖同类的材料;另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就是具有天赋和才干,能在自己所处的社会提出新见解的人。第一类人只会俯首帖耳地生活,而第二类人全都违规犯法,是破坏者,或者倾向于破坏的分子,这要根据他的能力而定。”他觉得杀掉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这件事正好能当做一块“试金石”,检验出他到底是第一类人还是第二类人。第二,人要明白任何人都没有决定他人生死的权力。拉斯科尔尼科夫曾经对索尼娅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现在突然把这一切交给您来决定:应该让哪一个人还是让哪一些人活在世上,也就是说,是让卢仁或者继续兴妖作怪呢,还是让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死于非命?那么您会怎么决定:让他们当中的哪一个去死呢?我问一问您。”索尼娅的回答是她无法决定。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纳粹头目希特勒,他认为日耳曼民族是高贵的,犹太族是低贱的,于是必须要使犹太族从这个世界上灭绝。他下令屠杀犹太人,收去犹太人的所有财产,将他们关进集中营,将他们当做奴隶,甚至当做猪狗,做人体解剖。

总之,《罪与罚》为我们讲了一个“新生”的故事,虽然略有艺术夸张,但它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也是不可小觑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关于“新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