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文书院王鹏翔论语札记99】最谦虚的老师

原      文

 《论语公冶长篇》

        5.8  子谓子贡曰:“汝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学记】:这里又是夫子在和子贡谈论问题的一个情景,读《论语》时会发现,夫子赞美颜回最多,和子贡讨论问题最多,师生之间的话题涉及的领域也非常的广泛,似乎总有谈论不完的问题。这次是关于子贡和颜回之间,孰高孰低的问题,从这个问题的本身意义而言,就包涵了很多层意思。【今译】: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谁更胜一筹?”子贡回答说:“赐,不敢和颜回相提并论,颜回闻一便能知十,赐只能闻一得二。”孔子说:“确实如此,我和你一样确实如此啊!”

 其一,说明子贡的学养在颜回之下,但没有人在子贡之上。举一个通俗的事例,没有去问一个成绩很差或者和第一名有点差距的学生 “你觉得你和第一名之间谁厉害?”。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需要问,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就算问,也只会去问与第一名不相上下的那个人,夫子此问,就表明了在夫子看来子贡与颜回之间的差距不会太大。

 有人说这是夫子在故意试探子贡,如果真是这样,就显得子贡的学养其实并不高,更说明了夫子对自己的学生是缺乏认识的。子贡是孔子在周游列国的第一站的卫国时遇到的,从此子贡就一直追随在夫子的身边,在夫子去世后,别的弟子为老师守了三年孝,而子贡守了六年孝,在《论语》里子贡恐怕是赞美自己的老师最多的人。从这点看,子贡对自己的老师是百分之百的信任,百分之百的尊师重教。既然如此,他们之间就不需要用试探的方式来交流了,如果子贡真有什么问题,夫子完全可以直接告诉子贡,相信子贡会言听计从的。

 其二,夫子和子贡的关系最亲密。《论语》里与颜回相关的文字出现过二十次,与子贡相关的有三十五次,颜回的名字出现过三十二次,子贡的名字出现过五十二次。从数字来看,或许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当一个人总是和另一个人什么问题都讨论的时候,就说明两人之间在很多看法上有与之相应的回应,特别是师生之间,要知道,孔子要比子贡大31岁,从年龄来说,他们根本不在同一个时代,可为什么还要连孰高孰低的问题都要讨论呢?若是没有深厚的情感,这样的问题相信夫子是不会问子贡的。

总觉得夫子和子贡之间像父子关系。

 其三,体现了夫子的谦恭。颜回是孔子的弟子,当子贡表明他不如颜回的时候,夫子竟然说我和你一样,这是认同感,从语境上可以领会到,如果只是为了迎合,那只说“吾与汝弗如也”就可以了,但这里用到了“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出现了两次“弗如也”,完全是发自于内心的一种感叹,不加任何修饰的真情流露。

读这章时,感受到了夫子的谦恭像那流动的水,低沉于万物,而滋养万物。夫子的高贵人格,后辈恐望尘莫及矣!

【感悟】:孔门里人才辈出,得益于夫子的高贵品格和伟大志向,他总将自己放的很低,将别人,即使是自己的学生,他都看的很高。正在于此,才成就了儒家学说两千五百年立于华夏文明而源远流长。

【注释】:子贡答于夫子,自知知人之功夫足见深远矣,人贵有知,圣门弟子,承夫子之徳,以谦恭礼让而不息于华夏。前章夫子有言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此发者与子贡之“闻一知十”乃有同工之妙意。故夫子曰“吾与汝弗如也。”一者乃夫子之自谦,二者乃孔门龙象辈出之大气象可窥见一端也!

人贵有自知

 方能长学识

 圣人能自谦

 故能扬万年

  作者: 王鹏翔,传统文化爱好者,习诵经典,体味快乐人生,此《学记》仅为一己之感悟,多有瑕疵,恳请仁者教诲。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愈,胜义。谓汝与回孰胜。

 十者数之全。颜渊闻其中一节,能推全体。

 二者一之对。子贡闻此,能推以至彼。

  颜渊由一得全,子贡由此及彼,颜渊盖能直入事理之内,浑然见其大通。子贡则从事理之对立上比较,所知仍在外,故孔子亦谓其弗如也。

 孔子无常师,好古敏求,集其大成,可谓艰矣。颜渊得之于孔子,不俟旁求。又其天资高,过此以往,殆不可测,孔子自言不如,乃要其将来。此弥见圣人之谦意。

 此章不仅见孔门多贤,亦见孔子之胸襟,与其当时心情不欢悦。两千五百年前一大教育之气象,与夫其师弟子间一片融和快乐之精神,尽在目前矣。

《论语讲要》:刘氏逢禄《论语述何》:“世视子贡贤于仲尼。子贡子谓不如颜渊,夫子亦自谓不如颜渊,圣人溥博如天,渊泉如渊也。若颜子目视,又将谓不如子贡矣。”

《论语恒解》:子贡明敏虽不如颜子,然已是上等天资,且颜子之贤非徒以天资胜也,子贡不及颜子沉潜笃实,子故试使自言,而子贡皇然欠然,实指出分量浅深之数,是其平日将己与回细细比勘,有实践于身心学问之际,乃能言之真切,意之谦下,如此即夫子亦不料其竟能如此也。故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盖发问之初所望不过如此也。

《论语正义》:包曰:“既然子贡不如,复云吾与汝敢俱不如者,盖欲以慰子贡也。”

释名释姿容:“望,茫也,远视茫茫也。”子贡言颜子有大智之徳,已不敢视比之也。

说文云:“十,数之具也。”数始于一,终于十。君子之为学也,原始要终一,一以贯之,其在圣门,惟颜子好学,能有此指。子贡未能一贯,故闻一但能知二。二者一之比,言已未能尽其义也。

《论语集注》:颜子明睿所照,即始而见终,子贡推测而知,因此而识破。“无所不悦,告往知来”是其验也。胡氏:“子贡方人,夫子既语以不暇,又问其于回孰愈,以观其自知之如何。闻一知十,上知之资,生知以亚也。闻一知二,中人以上之资,学而知之之才也。子贡平日以己方回,见其不可企及,故喻之如此。夫子以其自知之明,而又不难于自屈,故既然之,又重许之。此其所以终闻性与天道,不特闻一知一而已也。”

《论语义疏》:顾欢申包注曰:“回为徳行之后,赐为言语之冠,浅深虽殊,而品裁未辨,故使名实无滥,故假问孰愈。子贡既审回赐之际,又得发问之旨,故举十与二以明悬殊,愚智之异,夫子嘉其有自见之明而无矜尅之貌,故判之以‘弗如也’同以‘吾与汝’”。

侃谓:顾意识言我欲尔俱明汝不如也,非言我亦不如也。而秦道宾曰:“尔雅云:‘与,许也’。仲尼许子贡之不如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焕文书院王鹏翔论语札记99】最谦虚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