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生活很慢

那些超纲的故事,一直都差一个主角

文字里总藏着几个影响我的老人,没有单独的故事,总透露着一些小细节。越过那道门,人生看得几清明。这几年忘记了参加过多少个葬礼,看多少场离别。

岁月极美,在于她必然流逝。可是九十多岁的张充和依旧悬腕写一笔清秀的小楷才是我惊叹的岁月的痕迹。当初写小楷时匆匆开始,两年依旧是那一支草木堂,秀意看了几回,秋宏斋依旧没有买……

外公学会发朋友圈了,图片上的字依旧苍劲有力,字迹在岁月里沉淀出风格。那一辈人读书时写得毛笔字,学得珠算,一生都在用。外公和爷爷的字迹都隐约看出毛笔书法的味道,我时常看见他们拿笔姿势的不同,在想小时候学写字为什么不是爷爷教我的。后来我改了好多年,握笔才改正过来。

那是一个自我琢磨的过程,那些事情因为父母缺席的成长,我自我学习大于他授,以至于我有很多错误想法和习惯,那些缺席的日子和日后他们暴力改变我的样子造就了今天的我,很难说好,但是这就是我了。一路犯错,一路改正。

图片发自App

外公和爷爷有极其相似的人生,因此他们年轻时打珠算都是流利畅快。小时候认识算盘,我和爸爸说过我也想学,然而并没有学成。大概老人家也觉得这些东西无关紧要,有简单无用,后来他们的桌子上依旧放着珠算,但是也有已经堆了灰尘了。计算机代替了算盘,只是偶尔应急的时候用一下。挺怀念小时候吃着冰棍看爷爷打算盘的日子,外公老了之后则偏向写字,要算得东西不多,有时候就交给我用手机解决。

图片发自App

很多时候对于这样需要手脑结合的事情,我的反应是优点迟钝的,跟不上节奏的,这大概是我没有能打一手流利算盘的原因。不期然想起上半年心血来潮去学古筝,扁扁的手指立不住琴弦,基本指法和二十一根弦刚刚认完,就借种考试的借口落荒而逃。大概当初要是学了珠算估计也是难以持久,除非有人逼我,可是那老旧的东西应该也不会有人在乎了。或许我如果对钱感兴趣,也是个动力,会把算钱的工具都学会,把古筝弹到能挣钱。那样我是不是可以和《庆余年》里的范思哲一样开心呢,哈哈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前生活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