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

柴静的《看见》无疑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为感动的书本之一。打动我的,是两个字—真诚。一本真诚的书,讲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深刻的故事。

新闻、记者,这几个名词所有人都熟悉,天天在电视机前,已然熟悉到一种理所当然的程度。新闻报道将社会上发生的事记录并播放出来,让大众得以了解。

然而,仅仅如此么?阅读完《看见》,我才仿佛“看见”了那新闻背后的故事。新闻人不单会挖掘和寻找新闻故事,更多的,更本质的,是通过新闻调查来关注人本身。

以人为本!

零三年的非典死伤无数,白衣天使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平凡的病人在阴冷的病房中与死神斗争。从报纸上,新闻中,我曾关注的还仅仅是那些数据,说到底,只关注事件本身,却忽略了危难中的人。这些人,都被简化为一个个符号,一个个感染和死亡的数字,而柴静在亲身经历非典现场,面对这些人,感悟到灾难中人的脆弱、生命的可贵。

什么是残酷、冷漠?我想大概就是对人本身的不关注吧。

行走非洲多年,见过了太多的贫困、愚昧,很多时候都已不再对此感到惊奇和怜悯。非洲之所以如此,很大原因是他们自己懒惰、无知...而不知不觉中,我们眼里的他们化为一串串符号,等同于落后甚至奴隶。

但当我静下心来真诚与之接触,会发现这是一群淳朴、善良的人。缺少日常职场的尔虞我诈,每个人的眼底都更清澈,喜怒哀乐一目了然。时常遇见那些整日食不果腹的人,也更容易引起我内心的同情。

原来,我们每个人行路匆匆之间,淡漠了对他人的关注和理解。无论是陌生人还是亲人。所有的所作所为都变成了“对事不对人”...

一个充满爱的社会是怎样的?看似无比抽象和庞大的话题,也许并不困难。重拾每个人心中对人性和他人的关注,也就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见》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