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什么?渡河需要船,下雨需要伞,渡河时船就是智慧,下雨时伞就是智慧。智慧原本就是这么简单,如果渡过了河,你还想着船该如何安放?船会不会被人偷走?下次过河,还能不能重新乘坐这艘小船,船就装进了你的心里,变成了你的负担。在很多人看来“智慧”是高深莫测的能力,只有那些世外高人,才具有大智慧,其实智慧比我们想象的简单,或者说正因为我们习惯将“智慧”理解的太复杂,反而在一步步远离智慧。
比如,有一筐苹果摆在我们面前,有大苹果,有小苹果,有红苹果,还有青苹果,你可以在不使用辅助工具下任意拿苹果,拿走多少都可以。你会怎样做呢?你可能会陷入思考,想着该使用什么办法,拿走最多的苹果,你可能陷入选择的烦恼,想着到底该选青苹果?还是该选红苹果?你可能需要不断的进行对比,恐怕自己拿到的苹果还不够大。即使你尽了最大的努力,拿走了你能拿到的最多数量的苹果,看着筐里剩余的苹果,你依旧不甘心,认为自己拿的还不够多,选择的苹果还不够好。
如若让一个年幼的孩子做这件事,他最多拿两个苹果,或者一个苹果就够了。他不需要选择苹果的大小,不需要烦恼是红苹果,还是青苹果,可能就算你多给他一个苹果,他都会感觉累赘,拒绝你的好意,为什么呢?因为他只需要一个苹果就够吃了。
相比之下,谁更有智慧呢?苹果原本就是用来吃的,你能吃几个苹果呢?一个,两个,五个,还是十个呢?不管能吃几个苹果,只有能吃下去的,才能体验到吃苹果的乐趣。如果你拼命抢占苹果,恨不得将天下所有苹果都收入囊中,既为苹果是红,是青的选择苦恼,又为苹果是大是小的选择苦恼,那么,即使心里装满了苹果,还有多少乐趣可言呢?
由此可见,大人未必能胜过孩子的智慧,换个角度思考的话,在我们年幼时,如果遇到一筐苹果,可能也会随意选择一个苹果就满足了。每个人都皆有智慧,只是在世俗经历挣扎中,智慧本性被蒙蔽了。从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忧虑未来,逃避现在,留恋过去的呢?自从我们明白了人生无常,变化万千,一切都不是绝对的这个道理后,我们开始有了强烈的不安和恐惧感,我们害怕未来想要的得不到,害怕拥有的会失去,恐惧面对现在遇到的一切不利处境,我们总想拼命回到既成事实的过去。
活在当下,珍惜拥有,多么简单的一句话,但对于我们这些经历世事的成年人,有多少人可以做到的呢?这一切对于尚未经历世事纷扰的孩子,却再简单不过,他们吃在当下,睡在当下,玩在当下,他们从不忧虑未来,也不怀念过去,更不惧怕现在发生的一切。
可能很多人认为,大人要面对的世界跟孩子不同,大人要承担的责任跟孩子不同,那么,我们忧虑未来,逃避现在,留恋过去跟活在当下又有什么区别呢?未来会因为恐惧发生改变吗?现在会因为逃避发生改变吗?过去会因为留恋发生改变吗?其实在变化的永远是眼前你所能做到的。
智慧本性是如何被蒙蔽的呢?一个愚蠢的念头出现,智慧便会消失。别人贬低了你,你为此气愤不已,想跟对方理论,纠正对方的想法,得到对方的理解和认同,这便是愚蠢的念头。因为即使你找到了对方,对方难道就会因为你的气愤而改变吗?就算对方表面改观了对你的看法,其他人同样贬低了你,你会继续找其他人理论吗?如果你继续找其他人理论,那么,你能找到多少人呢?你能改变多少人的想法呢?即使你改变了一大部分人,但还有一小部分人继续贬低你,你还会因此沉浸在气愤里。
假如你会因为别人贬低气愤不已,就会因为别人赞赏沾沾自喜,你可能渴望所有人都发现自己的优点,渴望得到所有人的赞同。你做了某一件事,别人贬低你,你会气愤不已,别人赞赏你,你会洋洋得意,那么,到底是贬低你的人正确?还是赞赏你的人正确呢?
其实你自己都不清楚,贬低会让你看不清楚自己,赞赏同样会看不清楚自己,你的内心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陀螺,而鞭子一直在别人手里握着,你从来就不能确定自己是对,亦或是错,这就是被愚蠢的念头蒙蔽了。假若有天,你不再因为贬低气愤,自然也不会再为赞赏沾沾自喜,这时你才能通过智慧看清楚自己,原本愚蠢的念头就被智慧的念头消除了。
爱,美好吗?最初可能我们都认为它非常美好,如果得不到想要的回报呢?如果受到了伤害呢?再回头想想这个问题,爱,美好吗?恐怕有不少人会因爱生怨,因爱生恨了。爱和怨,爱和恨,只是两种不同的执念,一个根本不懂爱为何物的孩子,他爱自己的父母,但又从没有想过自己是否爱父母,父母赞赏他,他爱父母,父母批评他,他同样爱父母。当有一天他开始明白自己爱父母时,就会想得到父母更多的爱,父母赞赏他,他会感觉被爱,满心欢喜;父母批评他,便会难过生气,感觉自己不被爱,怨恨因此而生。
爱为什么变成了怨,变成了恨呢?因为陷入了爱的执念,父母陷入了爱的执念后,会对孩子有各种要求,渴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成长,孩子稍微违背父母的意愿,父母就会怨憎孩子,孩子如果彻底不听从父母的安排,两者就会因爱生恨。夫妻陷入爱的执念后,就会想着我是如何深爱你,我也希望你能同样深爱我,如若你不能像我这般深爱,我就会受到伤害,因此成为怨气,成为恨意。
我们真的爱一个人吗?如果你心心念念想着如何深爱一个人,就会因爱有所求,求而不得,最终由爱生怨,由怨生恨。爱是什么?爱是渡河的船,爱是下雨的伞,站在船上,你会记挂着船吗?手里撑着伞,你会记挂着伞吗?如若记挂,说明你被愚蠢的念头蒙蔽了。当你不再记挂时,才能做到来时珍惜,去时珍重。
佛经中经常讲到“般若波罗蜜”,般若是什么呢?般若便是智慧,如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在每一念中都不糊涂,都能运用本性的智慧反照出事物本质,便是修行般若。一个愚蠢的念头产生,般若便会消失;一个智慧的念头产生,般若便会出现。
当别人犯了错误,你把自己放在正义者的位置,试图用你认为对的道理,让对方承认错误,别人愿意听你讲的道理,你便自鸣得意,别人不听你讲的道理,你便怀恨在心,这就是愚蠢的念头。如若你忘记你的正义,也就不再抵触别人的错误,这样你便得到了解脱,有了容人之心,自身的烦恼也会随之而去,这便是智慧念头的产生。
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呢?中文的意思是到达彼岸,那么,般若波罗蜜,便是智慧至彼岸。智慧便是到达彼岸的舟,所以,佛说每个人皆有佛性,每个人皆有智慧,每个人皆可以乘智慧之舟到达解脱的彼岸。
所有的心念皆有两面性,向生必将惧死,喜欢必将厌恶,是必定非,爱必定憎,聚必定离,赞赏必定非议,善必定恶。智慧的本性,便是不执一念,不执迷于生,也就不惧怕死;不执迷于喜欢,也就不会厌恶;不执迷于是,也就不执迷于非;不执迷于爱,也就不执迷于恨;不执迷于赞赏,也就不执迷于否定。
内心不执迷于一念,才能明如镜,看事物看的更完整,而不会偏颇于任何一个极端。彼岸在佛教的教义里是离开生,离开死,到底没有生,也没有死的彼岸。如若痴迷于尘世间的一切事物的表象,就有了向生惧死之念,便心生妄想和是非之念。如看透了事物的表象,看清了事物的本质,便不会心生执念和迷惑,就像水畅行无阻一般,轻松自然便到了彼岸。
对于我们这些世俗的凡人,可能得不到这种大解脱的境界,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修行本性中的般若,消除心中的执念,妄念,守住本心,从非到是,从恶到善,从怨到理解,从狭隘到宽容,让自己的人生在修行的过程中变得更圆满,让心灵的污垢在修行中慢慢被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