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痛苦

最近看了一篇梁宁的文章谈人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点是在谈个人卓越背后的驱动力,所谓“成就最高的那批人,有一种天分叫痛苦”。其中提到了雷军的例子,在实现金山香港成功上市之后,估值几个亿。想必在普通人看来这早已就是走向了人生巅峰,而此时的雷军却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为何十几年的辛苦努力才换来了区区几亿的市值。而正是此时的痛苦,驱使了雷军几年之后从头开始,于是有了如日中天的小米。

尽管不至于说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但过去的一年多,在个人成长方面我所较为关注的成长性思维是在认知层面,钝感力是执行层面,而的确疏忽了最底层的动力层面,也就是最根本的关于“为什么”的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有成长性思维?为什么需要有钝感力?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推而广之,为什么一个人要努力,为什么一个人要学习和工作?这背后的原动力到底是什么?

而此时此刻,我不得不承认,痛苦其实就是最强有力的动力。

过去的二十几年中,几乎我所有的个人巅峰时刻背后的驱动力都无一例外地指向痛苦。大三时作为一个学弱,在学院里一堆大牛的打压下深感毫无出头之日,每天都陷入在对现状绝望的痛苦之中,在以至于每天清晨一个人去西湖边跑步十公里来排解心里的苦闷。剩下时间就想着,既然是在拼绩点拼学术上没有出路了,那能不能再多兼顾些别的尝试,好歹最后能有条生路,于是每天就默默地卡着时间争分夺秒地学习专业和英语,以及硬着头皮做各种多线作战的准备,苦行僧一般。最后的结果却好得出乎我想象,接下来的大半年有了不仅仅有了学业和科研项目满意的表现,还有了托福和GRE的顺利通关,找工作拿了一堆还挺不错的offer, 同时DIY出国申请还拿到了Yale等几所国外名校的录取,手上攒了一堆的牌,最后特别开心得去了Yale。同样,在Yale期间兼顾着读书,社交以及跨专业找工作,还有去年的跳槽,背后的动力都是因为对于现状的不满和未来迷茫的痛苦。而反观那些让自己一点儿也不骄傲,甚至特别遗憾的时光,多半也是因为安逸于现状,不思进取。

想想无论是大佬们的奋斗往事,还是电影里的励志故事,其实背后的核心都是因为巨大的痛苦。冯唐很牛吧?记得在他在一个采访中被问到为什么能够在麦肯锡这么忙的工作中还能抽出功夫来写书,并且还写得相当不错。冯唐的回答是,在那个年纪的他特别需要一些东西去证明自己,以至于每年春节的假期都会闭关硬逼自己完成写作,为什么?因为不写出东西来太痛苦。而至于在麦肯锡一路升职到董事合伙人,其实也和这样的态度密切相关,每处理一个case,他比人家客户还着急,还担心办不好事儿,如此这般怎不给他升职给谁升?《当幸福来敲门》里的Chris拼了命地争取那唯一的工作机会,背后的动力无非就是拿不到工作将会带来的巨大痛苦,《风雨哈佛路》中的Liz, 无非也是认清了不去争取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会导致的巨大痛苦,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我们看到的是勇气,决心和坚韧,而这些表象下的本质则是无法达成目的会带来的巨大痛苦,仔细想想,难道不是吗?

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想想为什么通常有野心的人往往最终能成大事儿?因为宏伟目标没能完成的一天,就是在痛苦中煎熬着的一天。那么反过来扪心自问,每天过着得过且过,安逸舒适生活的你,拿什么去和这些人竞争?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与痛苦做斗争的过程。当心里的目标最终被实现的时候,我们所收获得巨大快感是远远超越那些眼前的享乐的。彼时再回头看,先前所经历的痛苦和挫折也全都将变成美好的回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痛苦)